安徽“新三樣”火熱“出圈”,產業和出口加速突破。記者近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業加快發展,“新三樣”的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76.6%、72.8%、48.3%,對經濟回升向好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三者之間具有很強的產業關聯,構建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新能源+儲能”的產業組合,形成了“發—儲—用”的清潔能源閉環方案。目前,安徽省生產了超過全國1/11的新能源汽車、1/11的動力電池、1/8的太陽能電池、1/3的光伏逆變器、1/2的光伏玻璃。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安徽省已形成了合肥、蕪湖等整車生產基地以及一批零部件生產基地,擁有集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良好產業生態。在鋰電池行業,安徽省全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100家,涵蓋上游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材料和中游的動力、儲能等類型鋰電池生產制造以及下游的鋰電池應用。在光伏及太陽能電池方面,安徽省依托石英砂資源優勢,培育了太陽能電池、逆變器、光伏玻璃、組件等一體化的光伏產業鏈。
為提升“新三樣”的產業規模和出口規模,安徽省加大對“新三樣”產業的扶持力度,建立了省領導包保整車生產企業機制,組建省汽車辦,制定光伏產業發展相關指導意見,推動“新三樣”出海,支持骨干企業開展國際產品認證,開通新能源汽車集裝箱出口直航線。據合肥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三樣”合計出口303.7億元,同比增長26.4%。(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