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長市城南小學組織部分師生走進該市規劃展示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場館課程活動。
在這里,同學們了解了天長歷史變遷、地名變化。天長,人文薈萃,燦若星河。在人文展區,一代名相包拯“智斷牛舌案”的故事引人入勝,宋代二十四孝之一朱壽昌“棄官尋母”的孝行令人感動。“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在茉莉花展區,師生們駐足聆聽清麗優美的蘇皖民歌《茉莉花》。這首歌由天長籍軍旅作曲家何仿改編自草廟山腳下的民歌小調《鮮花調》,1957年首次以單曲形式發行,隨后唱遍了全中國,響徹了全世界。
同學們參觀茉莉花展區。王有橋攝
天長文化遺產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的天官畫,同學們帶著好奇和驚嘆,認真聆聽講解:天長“天官畫”起源于東晉中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與鳳陽“鳳畫”、靈璧“鐘馗畫”并稱“安徽三大民間畫”。“天官畫”的人物多以天官為主,寓意賜福天下、賜財眾生,深受百姓喜愛……
科技感十足的城市總體規劃模型秀堪稱一場視覺盛宴,不僅詮釋了天長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神韻,而且充分宣傳了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鄉規劃。“通過今天的參觀,我更加感受到家鄉是一個充滿文化魅力的地方,是一座充滿活力、充滿希想的城市。”天長市城南小學三(3)班學生王德科說。
同學們了解天長歷史文化。王有橋攝
近年來,天長市城南小學不斷拓展延伸課程學習方式,豐富校本課程資源,開展“場館課堂”“森林課堂”“田園課堂”等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浸潤式、體驗式課程學習,陶冶審美情操,提高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對學習、對生活、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張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