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接續推進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6月27日,記者獲悉,安徽省司法廳日前印發《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3~2025年)》,部署全省新一輪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三年建設規劃。
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法律服務網絡全面建成,安徽“八五”普法規劃全面實施,法律援助深入人心,律師主力軍作用充分發揮,公證服務供給大幅提升,司法鑒定質量和公信力切實增強,仲裁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大調解工作格局日益深化,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首選率和滿意率進一步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目標相適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服務的可及性、便捷化、精準度顯著提高,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規劃強調,要加快推進均衡發展,均衡配置城鄉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重點保障特殊群體合法權益,有效增加每10萬人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要完善法律服務網絡,強化實體平臺有效覆蓋,優化熱線平臺精準服務,升級網絡平臺功能,實施智慧法律服務工程,提高法律服務便利性、可及性。要深化法律服務改革,健全完善律師管理體系,改革完善公證體制機制,推動法律援助工作轉型升級,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完善仲裁工作體制機制,豐富現代法律服務體系。要共建社會治理格局,強化司法所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創新發展新時代調解工作,深化城鄉基層依法治理,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提檔升級,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
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健全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建設一流法律服務高地,打造立足安徽、服務長三角、輻射中部、面向全國的一流法律服務高地。要加強涉外法律服務,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加強涉外律師領軍人才培養,推動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納入重點人才培養計劃。要完善職業資格制度,推動法律職業資格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建立實施法律職業人員統一職前培訓制度,提高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選拔的科學性和公信力。(記者 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