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將了解社情民意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立足點,用心用情用力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代表在身邊 為民辦實事
“真沒想到,拆遷安置后還能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菜園子,這多虧了身邊的人大代表。”冬日傍晚,望著家門口菜地里茂盛鮮嫩的青菜,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安置點住戶王幫龍笑得合不攏嘴。
原來,井楠村安置點屬于農村安置點,原有的菜地被征掉,搬入新居后,雖然住宿條件變好了,但缺少了菜園子,村民生活中感到有點不習慣。有村民將情況反映至施集鎮人大代表聯絡站,鎮人大代表吳德培隨后開展入戶走訪,傾聽民意,并將群眾的呼聲反映至井楠村村委會。考慮到群眾的現實需求,村委會出資征用安置樓后的一塊土地,為每家每戶規劃了一塊“小菜園”。
說起人大代表,瑯琊區銀山路小學學生家長吳正也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他告訴記者,之前銀山路小學門口的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區分不明顯,學生上下學存在安全隱患。市人大代表汪潔了解情況后提出關于改造瑯琊新區銀山路的建議,瑯琊區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隨后對該路段進行了拓寬改造,家長和學生的“堵心路”變成了“順心路”。
自今年3月25日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后,“聚民意,惠民生”行動開展已有8個月,全市各級人大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的工作要求,組織代表圍繞社情民意、群眾訴求每月至少提出一件意見、建議,著力推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這期間,為充分激發人大代表履職熱情,推深做實“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市人大常委會精心組織,強化頂層設計,圍繞關鍵環節,構建行動閉環,建立了“宣傳發動”“走訪調研”“主題征集”“屬地責任”“定量上報”“初審把關”“臺賬月報”“調度督辦”“結果反饋”等制度,嚴格落實代表意見、建議“周交月辦”“隨交隨辦”,及時回應群眾關注、社會關切。
市人大常委會人選工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累計提出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56383件(含代表聯名提出),交辦44837件,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養老醫療和教育等。在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現已辦結35088件,因不同時間段交辦件先后辦理的疊加因素,綜合辦結率為78.3%,辦結滿意率96%左右。
人大代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市五級近萬名人大代表堅定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積極主動地響應“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從小切口入手,從身邊事落腳,深入走訪群眾、聆聽和記錄群眾生產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讓群眾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我身邊”,發揮法治強保障、監督促落實作用,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黨委、政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