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滁州動能”

5cac76d4-43ac-432b-bf5b-8ae82e1f74d7

《安徽日報》(2022年8月3日6-7版)

改革,永不止步

十年,彈指一揮間,滁州從奮起直追到趕超跨越,城市綜合實力躍至全省第三。

緊鄰江蘇南京等地,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借梯登高,“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外因;弘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使之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狀態和行動自覺,則為內因。

過去的十年,區域競爭與合作風起云涌,產業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城市建設發展狂飆突進。機遇面前,滁州市敏銳而果斷,在國家發展大格局中找準自身發展定位,堅定不移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將改革的理念貫穿到發展的全過程,強基礎、壯產業、惠民生。

短短十年,面對疫情、洪災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種種風險挑戰,滁州不僅城市規模迅速擴大,而且與滬蘇浙的深度合作呈現千帆競發之勢。同時,在光伏產業方面,實現從無到有,崛起為國內行業重要一極;新能源電池、半導體、智能家電、健康食品等產業,也實現了集群集聚發展,顯示出極強的發展韌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看好滁州、投資滁州,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滁州。美好亭城,正開創歷史上發展最好、活力最強、創新創業氛圍最濃的新時代。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只要對國家和人民有利,只要符合實際,滁州絕不因循守舊,而是堅決做到守正創新。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眼界寬、思路廣、辦法多,敢嘗試、有擔當、務實干,有著改革基因的滁州,改革永不止步,在新時代的大潮中再立潮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滁州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京江北新區設立等國家戰略機遇,以改革的思維破解發展難題,優化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雙招雙引”做強主導產業鏈,在更大的發展格局中趕超、躍升——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滁州動能”

安徽康佳彩電生產線。

滁寧城際鐵路來安縣水口段加快建設。

瑯琊山瑯琊閣。

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

滁州,兼具淮河之雄、長江之秀,曾以誕生《醉翁亭記》、小崗村“大包干”、揚子品牌等而聞名天下。

過去的十年,是滁州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地區生產總值連跨2000億元、3000億元臺階,城市綜合實力提升至全國第87位、長三角第25位、全省第3位……

十年,從奮起直追到趕超跨越,滁州是如何做到的?

全面一體化,從“好鄰居” 到“一家人”

總投資112億元的捷泰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總投資102億元的人民控股集團光電顯示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飛利浦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炎炎夏日,在寧滁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汊河片區和南譙片區,工人們正在搶進度、趕工期。

作為國內首條跨省城際鐵路,全長約54.4公里的滁寧城際鐵路已展現出巨龍般的身姿,預計2023年7月建成通車試運營。屆時,滁寧同城化將從夢想照進現實。

南京的企業家、管理和技術人員、醫生、教師,或在滁安家,或過上“雙城”生活,為兩地的合作交流、共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滁州與江蘇南京等地同飲一江水、共賞一湖景,毗鄰地區合作、交流由來已久。近年來,滁州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圍繞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目標定位,打造跨行政區協同發展產城融合新城區,以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10平方公里啟動區建設為突破口,與江蘇接壤地區全面開展對接合作,在機制創新、規劃編制、產業協作、交通互聯、生態共保、服務共享等方面加快一體化發展步伐。其中,針對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產業,兩地共同成立開發投資公司,開展產業鏈招商。滁州華瑞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通過“浦口推薦、聯合招商、共同研判、產業協同”合作機制引進的,成為滁州市第一家晶圓體制造廠、南譙浦口合作基金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南譙—浦口合作共建產業園首個投產項目。

行走在滁州城東36平方公里的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綠樹繁茂、高樓林立,一棟棟現代化的工業廠房鱗次櫛比,一條清澈歡暢的清流河穿城而過,東升鄰里中心、蘇州公園、魚尾獅公園、蘇州外國語學校等民生項目隨處可見。

“經過10年發展,滁州和蘇州兩地創新合作機制,已將這里從一片荒地打造成為一座產城融合、活力四射的現代化新城,成為我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平臺。”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永賓告訴記者,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營養健康等主導產業,累計引進項目300多個,獲評“長三角共建省際產業合作示范園”。

一體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滁州市與滬蘇浙形成了8條高鐵輕軌、15條高速公路、9條水運航道、5個內河港口的立體綜合交通網。京滬高鐵、滬漢蓉高鐵、合新高鐵、寧天城際鐵路、來六高速、北沿江高速滁天段等不斷縮短滁州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的距離。公交換乘中心、直達公交線、交通一卡通等讓兩地群眾出行更便捷。此外,寧滁兩市人民在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醫聯體建設、合作辦學等公共服務方面不斷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環滁皆產業,從多點開花到鏈式發展

7月1日,總投資105億元的中潤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16GW大尺寸高效光伏電池項目開工;7月13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儲能項目開工……

進入7月,滁州市光伏產業仍保持強勁的投資勢頭。該市搶抓“雙碳”機遇,依托鳳陽百億噸優質石英砂資源和區位優勢,光伏產業從無到有,短短幾年時間先后招引隆基、東方日升、福萊特、亞瑪頓、晶科、通威、尚德、陽光電源以及海螺光伏產業園等國內光伏產業頭部企業落戶,構建起石英砂開采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光伏邊框、封裝膠膜、光伏背板、光伏電站等日趨完整的產業鏈。其中,光伏組件、光伏玻璃產能分別占全國11%、21%,占全省60%以上,部分企業的電池轉換效率、光伏組件最高功率等達到世界最高水平。滁州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善用市場邏輯建鏈、撬動資本力量強鏈、巧用平臺思維延鏈,通過實施八大產業鏈鏈長制,推動滁州光伏等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實現了產業從多點開花到集群作戰、鏈式發展的高質量轉變。”滁州市發改委副主任王發明說。

作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單晶硅產品制造商,隆基樂葉2018年1月率先落戶滁州,當年年底產品下線。隨后,企業不僅兩次擴大產能,還積極引進上下游及配套企業,打造滁州光伏產業集群。

滁州市以此為契機,組建專班研究產業政策和方向,全力引進上下游產業的頭部企業,利用產業基金和產業鏈融資等方式進行扶持,并發揮光伏行業協會的作用,舉辦行業會議、牽線搭橋,逐漸形成國內重要的光伏產業發展高地。

產業強則經濟強。滁州構建光伏、半導體、裝備制造、新能源電池、醫藥器械、智能家電、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主導產業鏈鏈長制,實行“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個協會、一個研發平臺”,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定期召開產業鏈鏈長會、企業家早餐會、雙月座談會,實行月調度、季觀摩、年考評機制。

堅定不移“雙招雙引”,不斷推動滁州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近幾年,該市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約1900個、百億元項目近20個,支柱產業在全省份額不斷提升,累計引進院士、國家級領軍人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1226名。規上工業企業數已達2054家,規上工業總量占全省比重達8.9%;高新技術企業75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9.2%。

2021年,滁州市共引進八大產業項目346個,占比68.9%,八大產業逐漸形成集聚、集群效應。

城鄉大蝶變,從宜居宜業到山水名城

本世紀初,滁城規模40多平方公里,房屋低矮、街道老舊。從2008年開始,滁州市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和民生改善,實施大規模城鄉建設。其中,2018年以來,滁城和各縣城完成投資超2500億元,累計征收房屋1300多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220個,實施重點城建項目超2200個;建成區面積從231平方公里擴展到2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51.9%提升至62.5%,較2008年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一大批重點集鎮、美麗鄉村舊貌換新顏。其中,滁州主城區累計完成城建投入超千億元,建成區面積由2008年的44平方公里,發展到目前超100平方公里,以連續三年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滁州還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長18.6%。目前,該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80公里,在建里程299公里,均居全省第一,通車里程是“十二五”初的1.4倍。

一半山水一半城。滁州市在拉開城市框架的同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從宜居宜業到文明生態的“進化”。

該市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力實施以瑯琊山、北古城、南新城、清流河、明湖、西澗湖為品牌的“一河兩湖一山兩城”建設工程,描繪山水亭城秀美畫卷。如今,一座“山在城中,水從城過,園建街邊,亭隱林中”的山水園林城市正展露芳華,在給群眾帶來幸福感、獲得感的同時,也增強了滁州在區域競爭中的軟硬實力。

寧滁兩地在滁河大保護方面堅持上下游聯動、左右岸協同,完善滁河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區域生態環境和污染源監測監控體系,加強滁河流域生態保護。

兩市還共同推進池杉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建設,完成17.5公里的滁河風光帶綠化景觀工程,開展滁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滁河風光帶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惠及兩岸群眾。

改革試驗田,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

進入暑期,鳳陽縣小崗村金昌食府里游人不斷,“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樂呵呵地招呼客人。

“習近平總書記說,小崗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看了讓人感慨萬千。實踐證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回憶起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他家小院的情景,嚴金昌仍激動不已。

6年來,小崗村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推動農村改革闖出新路子、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如今,我們正以‘百億小崗’為奮斗目標,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小崗、美麗小崗、實力小崗、幸福小崗,打造高質量鄉村振興的樣板。”鳳陽縣委常委、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告訴記者,小崗村初步形成了以現代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為核心,旅游、培訓教育、農村電商并駕齊驅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小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16169元增長至2021年的305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680萬元增長至1220萬元。

改革是滁州的一面旗幟。近年來,該市發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堅持抓小崗促全市,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奮力爭當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滁州市先后獲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農村改革試驗區3項整市試點,承擔了56項國家改革試點、90項省級試點。縣域醫改“天長模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定遠模式”、農村垃圾治理“來安經驗”、人居環境整治“明光經驗”等一批改革在全國形成品牌。農村“三變”改革,定遠縣小型農田水利建管機制改革、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田長制”、南譙區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省級試點等均探索出有益經驗。

滁州市樹立改革思維,聚焦抓住關鍵領域、打通關節、疏通堵點,不斷推出新政策、新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該市11.04萬政務服務事項,平均審批環節減少到2.15個;審批服務效率減少到2.56天。市、縣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部建成7×24小時政務服務大廳。在全省率先開展“證照注銷聯辦”試點,將企業簡易注銷登記公告時間壓縮為20天。

該市還出臺全省第一個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滁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與長三角40個城市11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區域通辦,186個事項實現全國網上跨省通辦。同時,制發“亭城英才卡”,實施“青年人才興滁”計劃,在全省率先啟動“千企百校 智匯滁州”高校畢業生云招引活動,并面向全球知名高校招引近100位黨政儲備人才。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老妇与禽交| 女人说疼男人越很里寨|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人成网站免费大全| 日韩加勒比在线|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sao虎新版高清视频在线网址|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谷雨生的视频vk|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游戏|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性生活|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污污网站免费观看| 日产乱码一卡二卡三免费| 国产高清小视频|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 俄罗斯激情女同互慰在线|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公司| 好爽好多水好得真紧| 国产国语对白一级毛片|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男男GayGays熟睡入侵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