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口罩,一雙手套,一件防護服,一張健康碼,在滁州東高速卡口,瑯琊區揚子街道工作人員余雷,日復一日,每時每刻,用一副副笑容、一聲聲問候,每天迎來送往千余人。
轄區不少居民都知道,在4月初的疫情防控特殊階段,余雷主動請纓走進封控區。上有年逾七旬體弱多病的父母,下有一歲多嗷嗷待哺的孩子,余雷把“小家”全權委托給了賢惠的妻子,將“大家”堅實地扛在自己的肩頭。“第一個進入封控區,最后一個撤出來,每天為群眾送物資、運垃圾,默默無聞,毫無怨言。”他的一位同事告訴記者。
4月中旬,滁州市主城區全域解除靜態管理后,在封控區值守15天的余雷來不及喘口氣,便又主動請纓到車輛多、任務重、風險大的滁州東高速卡口值守。他說:“要為滁州人民守護‘第一道防線’。”他的“執念”,感動和說服了街道領導。4月21日,余雷轉身投入新的防疫一線崗位。“您好,您是回家還是辦事?是否有亭暢通?”成為每天所說最多一句話。
近一個月時間里,12小時白班、12小時夜班,兩班三倒,余雷平均每天要處理約200輛來滁車輛通行事宜,接受近千名群眾關于疫情防控信息的各種咨詢。對待每一位來滁人員,余雷總是笑臉相迎、耐心溝通,積極宣傳滁州疫情防控政策,幫助他們申請電子通行證、聯系相關單位做好落地事宜,默默無聞,不厭其煩。
一天深夜11點多,一名家在滁州的28歲女士,獨自駕車帶著7個月的嬰兒從昆山返滁。10多個小時的路途勞累,讓她滿臉疲倦,襁褓中的嬰兒哇哇大哭。然而,由于她沒有48小時核酸證明,棘手難題擺在余雷面前。余雷一邊安排她去做落地核酸,一邊電話和其居住地社區聯系,請求妥善處置。經多方努力,做好嚴密防控措施,該女子最終順利回家。
“守護一座城,平安一方人。”余雷堅定地告訴記者,“既然決心來了,站好每一班崗,就是我的責任。”責任彰顯擔當,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千千萬萬和余雷一樣的志愿者,全力守護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也正因為他們的負重前行和不懈堅守,才有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實現疫情防控戰斗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