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黨建“紅色匯治”工程、小崗干部學院入選長三角首批共建共育共享黨建資源;全市1021個村實現村企聯建全覆蓋;招才引智、非公經濟黨建、社會組織黨建、干部監督等一批特色做法在全省會議作交流發言……
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回首2021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慶祝建黨100周年”和“市縣鄉村領導班子換屆”兩條主線,堅持嚴實基調,守正創新,狠抓落實,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亮點紛呈,廣大黨員干部思想根基更加牢固,隊伍建設更加過硬,基層組織更加夯實,為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新滁州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筑牢思想根基 堅定如磐初心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
過去一年,全市各級黨組織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推深做實黨史學習教育,以思想的堅定保證行動的堅決。
分級分類、分期分批抓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培訓,廣泛開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宣講,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以上率下,推動領導干部上講臺、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等制度落實。舉辦“滁州大講堂”2期,組織開展“送黨課下基層”“微講團、微黨課、微講堂”等1萬多場,推動新思想入腦入心。
緊扣“慶祝建黨100周年”這條主線,開展“黨旗飄過100年”圖片展、“黨課開講啦”、黨史知識競賽、網上知識測試、“黨在我心中·紅色之星”微視頻集中展播等系列活動,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做好“兩優一先”推薦表彰,實施“黨內溫暖”工程,健全探訪探望和臨終關懷機制,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1.9萬枚,有效激發廣大黨員愛國愛黨熱情。
多形式加強黨性錘煉,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線下推進小崗干部學院提檔升級,建設全省首家鄉鎮黨校——天長龍崗黨校,用好小崗黨性教育館、26個社區黨性教育館,打造一批“家門口”黨性教育陣地;線上推廣黨性教育VR云展館,打造具有滁州特色的紅色教育矩陣,引導20多萬人次就近就便接受教育。
全力抓好換屆 建強干部隊伍
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選什么人、用什么人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
為此,市委組織部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統籌抓好干部選育管用,大力推動干部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干部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換出結構優、功能強的好班子。把換屆工作作為頭等大事,聚焦優結構、強功能,建立資格聯審機制,嚴格落實政治素質“雙簽字”制度,全程強化換屆風氣監督,實現違反換屆紀律“零舉報”,市、縣、鄉、村四級黨組織換屆和市、縣兩級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工作圓滿成功,新班子年齡、性別、專業、經歷等結構全面優化,整體功能有效提升。
樹牢重品行、重業績的好導向。健全以政治素質考察為統領,平時考核、分類考核、延伸考核、近距離考核為依托的“1+4”知事識人體系,分類制定“1+5”差異考核指標,全面推行平時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工作走在前列、改革創新成效明顯、考核連續優秀、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四類干部”優先選拔使用。
育優專業化、年輕化的好隊伍。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工程”,開展“大培訓、大鍛煉”,推動開展長三角干部交流常態化,首次舉辦滬滁青年干部示范培訓班,選派97名干部到長三角先發地區以及上級部門跟班學習,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倍增計劃”,提拔“80”后市管干部21名,超前三年總和。
健全既嚴管、又厚愛的好機制。嚴肅開展領導干部日常監督,推進干部監督進社區,深化“負面清單”管理。實行市直單位干部選拔任用全程記實,實施干部心理健康關懷工程,建成全省首家干部心理素質提升中心。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客觀辯證看待干部,9名因工作原因被處分后仍表現突出的干部被進一步使用,一批受舉報經查不實的干部及時提拔重用,鮮明為擔當的干部擔當。
夯實基層基礎 打造堅強堡壘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戰斗力,對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偉大事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我市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壓實黨建責任,建立縣(市、區)委書記和市屬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個性化清單,在7項共性任務基礎上,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個性任務47項,定期調度清單落實。開展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評議結果納入綜合考核。創新季度述職方式,將黨建工作納入市委“三看三比”觀摩檢查項目,持續繃緊責任鏈條。
抓嚴支部建設,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黨支部聯系點3300多個,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全面開展“星級支部”創評,“一村一策”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46個,全市星級支部超70%。實施黨員教育提效行動,推行黨員“紅黃榜”管理,建立發展黨員聯審制,截至目前,全市新發展黨員4129名,超額完成全年計劃數。
堅持黨建引領,在農村,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選派第八批438名干部到村任職,建強鄉村振興“領頭雁”“生力軍”。推深做實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深化村企聯建三年行動,1021個村實現結對全覆蓋,合作開發項目1200多個,持續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下村,50萬元以上村超19%。開展黨建引領鄉村網格治理,織密7000多個農村紅色網格,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城市,開展“永遠跟黨走 亭美先鋒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化紅色網格化管理,推進城市領域服務提優“十百千”行動,打造164個“紅色驛站”;用好“紅色匯治”智慧平臺,推動“多網融合”,實現基層治理“一張網”。在非公領域,實施覆蓋擴面提質、行業聚力系統攻堅等行動,創新“五同步”工作法、星火黨支部等做法,全市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3067個、社會組織565個,黨組織組建率有效提升。聚焦主導產業、戰新產業,深化產業鏈黨建,建立家電、食品等8個產業黨建聯盟,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紅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