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杰
人物簡介:汪杰,男,中共黨員,1987年2月出生,敬業(yè)奉獻類好人,滁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
事跡簡介:自2011年進入單位以來,汪杰堅持做好項目檔案接收、管理等工作。10年來,他勤奮好學,善于鉆研,在管理和提供檔案調閱服務中實現(xiàn)零失誤。汪杰4次將滁州市“檔案智慧”推薦到國家檔案局會議上作交流經(jīng)驗,滁州市項目檔案經(jīng)驗成果在2017年全省檔案局館長會議上做推介,先進的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理念在全省乃至全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都走在前列。他還善于寫作,先后在各級專項會議征文中獲獎20余次,撰寫學術文章30余篇。同時,汪杰還積極參加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疫情防控、抗洪搶險等活動。
正文:
提到汪杰這個人,業(yè)內都知道他是在檔案行業(yè)最懂招投標的,在招投標行業(yè)是最懂檔案的。因為他有兩篇代表性的論文獲得過“2014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優(yōu)秀論文獎和“2016年中國招標采購理論與實踐學術交流會”二等獎,一篇是研究檔案業(yè)務,另一篇是研究招投標業(yè)務。
“處處留心皆學會”這句話一直是汪杰的座右銘,別看汪杰現(xiàn)在精通業(yè)務,善于寫作,其實入伍時的汪杰只是一名中專生。而他通過在部隊的錘煉,追求向上向善的意志和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工作上謙遜好學,敢于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
蘭臺路上的奮斗者
汪杰自2011年進入單位以來,愛崗敬業(yè)、任勞任怨,不畏困難、盡心盡職完成組織上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十年來,汪杰堅持做好項目檔案接收、管理等工作,遇有難題便向單位老同志求教,向省市檔案局相關處室領導求教。多年來,共計保管6萬余卷項目檔案。在管理和提供檔案調閱服務中實現(xiàn)零失誤,配合公檢法和紀委等部門做好檔案調閱,幫助調檔單位查處圍標串標、業(yè)績造假、經(jīng)濟犯罪、勞務糾紛以及合同履約等問題。歷年共接待檔案調閱560余人次,復制利用檔案資料7.9萬頁,滿足社會各方對項目檔案資源的利用需求,實現(xiàn)項目檔案社會效益。2018年,牽頭組織代理機構工作人員,集中3個月時間將檔案庫房內3萬余卷項目檔案分類整理并成功移交市檔案館。
汪杰在工作中勇攀高峰,于2014年成為中國檔案學會會員。在汪杰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2014年,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四次由安徽省檔案局將滁州市“檔案智慧”推薦到國家檔案局的會議桌上。2013年現(xiàn)任安徽省檔案館副館長胡華平曾專程來滁調研項目檔案立項工作,時任市委書記對項目檔案工作做出批示。2017年國家發(fā)改委法規(guī)司副處長魯巖專程致電了解滁州市項目檔案工作。滁州市項目檔案經(jīng)驗成果在2017年全省檔案局館長會議上做推介,先進的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理念在全省乃至全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都走在前列。
蘭臺路上的傳播者
汪杰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堅持學術創(chuàng)作,撰寫20余篇學術論文,先后刊登在《中國檔案》《中國政府采購報》《招標采購管理》等國家級報刊雜志。幾十篇論文獲得全國性獎項,2014年榮獲“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優(yōu)秀論文獎和入選論文獎;2015年榮獲“全國青年檔案學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獎;2016年榮獲“中國招標采購理論與實踐學術交流會”二等獎和三等獎;2016年11篇論文榮獲“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入選論文獎;2017年榮獲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學術研究論文”三等獎;《一名退伍兵與他的“新戰(zhàn)友”》一文榮獲2017年國家檔案局優(yōu)秀獎和2018年第五屆“相約北京”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二等獎;2018年汪杰參評的7項工作成果榮獲《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獎》三等獎3項,鼓勵獎4項;2019年榮獲《安徽省檔案學會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案例征集》優(yōu)勝獎。
2012年被滁州市招標局記個人三等功;2013年被滁州市招標局評為先進個人;2017年被滁州市檔案局聘為“滁州市首批重點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專家”;2017年被中國招標投標協(xié)會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2018年被推薦為《安徽省檔案人才建設“152”計劃》省級檔案專家培養(yǎng)對象;2018年榮獲《關于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獎評選結果公示的通知》省公協(xié)〔2018〕40號三等獎3項,鼓勵獎4項。通過真抓實干,大膽探索,積極宣傳,滁州市項目檔案工作在業(yè)內已有較高的“顏值”,為滁州市公管局在全國打造行業(yè)檔案一流品牌,傳遞“滁州好聲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蘭臺路上的志愿者
為人民服務的“活雷鋒”,汪杰不論是在滁州市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期間,還是在新冠爆發(fā)的疫情防控一線,還是在全椒縣古河鎮(zhèn)抗洪搶險的堤壩上,他總是逆行而上,向險而行。
疫情期間,汪杰積極加入由退役軍人成立的“兵哥哥”防控疫情黨員突擊先鋒隊。為支援湖北血液應急工作,去年2月汪杰成為滁州市疫情獻血第一人,2015年-2020年連續(xù)6年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獻血量為1700ml。先后向武漢捐款1720元。
抗洪期間,汪杰積極參加瑯琊軍分區(qū)組織的全椒縣古河鎮(zhèn)抗洪搶險任務,抗洪中汪杰主動擔負先鋒突擊隊,和其他英勇的戰(zhàn)友們率先沖到被洪水沖垮的沙包隔離帶前,手拉著手用自己的身體頂著即將倒塌的沙包。汪杰在堤壩上英勇奮戰(zhàn)了兩天兩夜,可誰也不知道他曾經(jīng)因受傷做過手術,還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本不能過度勞累的他毅然站在了抗洪搶險的最前線。
向前奮斗,永不停息。汪杰在2019年被瑯琊區(qū)評為“瑯琊好人”稱號;2020年2月因參加抗疫情逆行獻血活動,被安徽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lián)合頒發(fā)榮譽證書;同年6月因參加安徽省檔案館組織的向全社會征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作品,投稿攝影作品3張,文稿2篇,視頻8件,均被收藏入館,獲得榮譽證書;同年10月被評為皖東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稱號;同年12月被評為“最美雙擁人物(提名)”。種種榮譽已將他的檔案袋撐的滿滿當當,但這些并不能夠讓汪杰停下奮斗和為人民服務的腳步,因為汪杰常說“一日為兵,終生不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