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混亂,資金鏈斷裂,外債累累……2014年,以徽派古建筑在滁州小有名氣的大柳鎮(zhèn)金山文化村,隨著經營公司滁州市金山徽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山公司)的債務危機,走到了崩盤的邊緣。日前,隨著南譙區(qū)人民法院審結金山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處于崩盤邊緣的金山文化村,迎來了新生。
圖為債權案款發(fā)放現場,農民工領取拖欠已久的工資。胡文峰 攝
一場意外
金山文化村陷債務危機
“丞相府、司馬府、古祠堂、小姐樓……”這些在皖南古徽州才能見到的古建筑,2012年,隨著金山文化村的建設,在皖東安家落戶。一時間,游人如織,一覽徽州建筑的魅力。也成為當地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的一張名片。
一場意外突然而至,發(fā)展中的金山文化村注定要經歷一場浩劫。2014年,金山文化村在建工程正進行如火如荼時,金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邢開成的意外身亡,使得金山文化村走向崩盤邊緣。公司法人的意外身亡,導致金山公司管理混亂,資金鏈斷裂,欠下大量農民工工資、工程材料款以及借款,由此產生的的高額利息、罰金,使得公司財務進一步惡化。
農民工要工資,材料商要借款,貸款公司追回款……風雨飄搖中,金山公司已經無路可走。
法院受理
破產重整企業(yè)迎接新生
2015年春節(jié)前,農民工因討要工資無果,不斷上訪,給當地政府造成負面影響,并集聚了社會矛盾。
2016年1月份,南譙區(qū)人民法院受理金山公司重整案件。評估機構對金山公司資產的鑒定結論為320余萬元,扣除29萬的工程拆除費用,資產價值只有290萬元。而金山公司的債務多達650萬元。
南譙法院綜合多方力量,多方招募投資人,終于迎來了“接盤俠”。最終一家文化公司以513萬元接手金山公司,高出評估價220余萬元,確保了重整計劃的順利執(zhí)行。
經過半年的努力,重整終于成功,瀕臨破產的金山公司重返市場指日可待。
清理債權
農民工終于拿到了工資
“我以為活白干了呢,沒想到還能要到工錢。”8月11日上午,在金山公司破產債權案款發(fā)放現場,明光農民孔慶柱,終于拿到了兩萬多元的工錢。
“人民法院審理破產重整案件,讓有生命力的企業(yè)得以繼續(xù)生存,同時依法合理清償債權,化解社會矛盾。”南譙法院侯金鵬副院長介紹,金山公司破產重整案件是該院近年來受理的第一起破產案件,盡可能運用司法重整手段挽救危困中小企業(yè),實現破產資產最大化,幫助企業(yè)以兼并、重整、控股等方式延長生命力。金山公司破產重整案,最大程度實現了各方共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