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董培曉
努力解決借用教師的后顧之憂
滁州網訊 近年來,全市基礎教育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2000年以后,縣市示范高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很多學校向農村學校借用了一批教師,然而,十幾年來,這些教師由于編制關系在原學校,因此在現執教學校里,職稱評定、績效考核、評優評先等都無法得到合理的安排,“我建議,政府和財政部門通過考核理順借用教師的編制關系,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董培曉作為明光中學的副校長,非常了解借用教師的難處,希望他們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僅僅因為編制關系,一些借用教師盡管工作干得很優秀,收入卻不盡如人意,面對這樣的情況,董培曉心中非常著急,在來開會之前,他已經向相關領導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支持,“目前市里已經責成教育部門和有關學校拿出具體的方案,下一步還將召開會議解決這個問題。”他建議,可以通過業務知識和教學實際的考核,按照一定比例,將優秀教師留在現在執教的學校,讓他們繼續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并通過解決他們的編制關系,讓他們以后能參與職稱評定等,得到更合理的待遇。 (記者呂靜遠 盧曉東)
市政協委員焦萬錦
小區電梯,亟需加把“安全鎖”
滁州網訊 勞累了一天,回家時卻突然碰到電梯故障,這樣的遭遇讓人不寒而栗……小區電梯如今已經成為住戶出行的必經之路,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住戶的生活質量和人身安全,加強小區電梯監管迫在眉睫。
焦萬錦發現,部分小區電梯底坑積水嚴重,因為沒有及時排查,電梯主板和零件長時間被腐蝕,存在事故隱患。部分小區物業公司不認真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維護不及時等原因,導致目前小區電梯產生故障的現象比較嚴重。
針對此現象,焦萬錦提出了對策建議:“建設部門加強對商品房初期土建的監督檢查,督促開發商按照安全技術要求進行電梯底坑建設,把好源頭這一關。在電梯投入使用后,建委、房管局、質監等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物業公司的監督管理。”對于部分小區公共維修基金繳納嚴重不足或未繳納公共維修基金的住戶,應由業主、物業部門和街道政府協商解決辦法。焦萬錦指出,如果能采取與物聯網公司合作的方式,大力推行電梯物聯網技術,實現對電梯安全運行的實時監測,可以大大提高電梯的應急救援處置速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記者張然 李邦軍)
市人大代表張德利
為公共法律服務提供更多保障
滁州網訊 隨著依法治國的進一步推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意識水平逐步增強,在許多公共服務領域,政府部門會安排律師參與介入,聽取他們的一些法律意見建議。例如,讓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接待,陪同領導接訪,開展農民工維權,在一些節日節點進行普法宣傳,接待咨詢等。然而,張德利在工作中卻發現,對于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律師,每個星期進社區解答咨詢、輪流到法律援助中心值班等無償法律服務,很難很好地開展堅持,“目前政府已經開展了購買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然而大多數的接訪、調解、值班、普法宣傳等工作是無償勞動,為了更好地讓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發揮作用,政府最好能加大對公共法律服務的購買力度,這不僅有利于公共法律服務事業的發展,也體現了對律師工作的一種尊重。”
張德利告訴記者,自己在研究了其他地市的相關做法后,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兩點具體的建議,一方面將政府購買法律服務列入政府采購目錄,評估標準再給予補助;一方面加大專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做好硬件投入和資金保障力度,“這里面涉及到提升法律援助辦案補貼水平等,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記者呂靜遠 盧曉東)
市政協委員吳民振
增建公廁,讓“方便”更加方便
滁州網訊 逛街遇到內急,滿街卻找不到公廁,只能跑到附近的商場里“解決”,讓不少市民想要“方便”時很不方便。
吳民振說,我市公共廁所的現狀恐怕是中國發展中的小城市存在的普遍情況:分布不合理、數量少、設施差。“拿人流量和外來人口較大的步行街為例,目前滁城天長路有明確位置的公廁只有一處。別的路段,有明確公廁的也不多。”“現有的這些公廁大多是幾年或者十幾年前建的,設施陳舊老化、味道較大、環境也較差。”“對于現有公廁,應該提高設施標準和衛生環境,大城市的公廁很多設置了星級標準,我們也可以參考學習。”對于主城區寸土寸金的現狀,想要新建公共廁所并非易事,吳民振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對于人流量比較大的商業區和主干道,可以考慮新增流動廁所,實現和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吳民振認為德國公廁的一些先進方法值得借鑒:“德國的公共事業走的是市場化,城市繁華地段每隔500米就有一座公廁。”“如果我們也可以引入市場機制,讓有能力的公司來參與管理、產生效益,從而減少政府的投入,最終讓公廁走向市場,從政府投入變成企業的經營行為。” (記者張然 李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