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去年新增高標準農田10.1萬畝的基礎上,今年持續加大建設力度,計劃投資1.8億元、年度新建高標準農田6.25萬畝。截至目前,該市高標準農田總面積已達125萬余畝,為農業發展、鄉村振興夯實堅實基礎。
天長自然地貌呈西高東低,該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西南片針對崗區丘陵旱區特點,把建設重點放在削高填平、小田改大田,加強灌溉泵站、擴挖當家塘、輸水渠網等抗旱設施建設,有效提升了機械作業效率和蓄水抗旱能力;東北片地勢較低,農田建設任務主要是平整低洼地,將巴掌田、水澇洼地整修成穩產高產田的同時,加強排水渠堤、塘壩加固和生產路配套建設。
據了解,天長市在農田建設過程中,還引入“第三方”全過程監理機制,積極開展群眾質量監督員培訓,嚴格把控質量要求;配套推廣小麥、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畝均節約種植成本約220元,精準提升產能效益。
隨著天長市農田建設及農水項目陸續投入使用,綜合效益正在持續顯現。“我市項目區水稻畝均增產14%至16%,年新增小麥、水稻640多萬公斤,生產效能顯著提升;農機使用率提高40%,畝均生產成本下降23%以上;建成生態溝渠網絡180公里,農田生態系統明顯改善。”天長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 (趙榮俊 周 輝 戴晛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