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通訊員卜業艷 全媒體記者鄭成雪 湯 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政協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把學習教育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探索出了一條務實管用的融合履職新路徑。市政協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這一基層痛點,會同市紀委監委開展協同監督,深化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確保學習教育成果讓群眾可感可及。
市政協把開門教育落到實處,突出問題導向,傾聽基層呼聲。從提案、社情民意中篩出“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怎么管”這一高頻訴求,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確定為年度協同監督重點課題,確保監督選題精準對接民生痛點。
市政協會同紀委監委、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深入基層實地監督調研,并綜合運用查閱賬目、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排查出資源資產合同管理不規范、“小微工程”監管缺失等普遍性問題。同時堅持對標整改,把問題納入學習教育清單,倒逼整改提速。
市政協召開協商座談會,邀請有關部門、相關領域專家和村民代表參與,協商破解難題。經過協商,由前期工作基礎較好的天長、鳳陽、南譙三地先行開展試點工作。天長市3981個村民組被劃成151個網格,鎮村干部包干,組賬村管,集體資金“曬”在陽光下;鳳陽縣實行“三級聯審”,規范合同管理;南譙區明確“小微工程”發包程序、管理要求等。同時堅持“邊指導、邊總結、邊完善”,推動相關縣市把經驗及時固化,為全市整改提供可復制經驗。
市政協持續跟進試點成效,完善監督調研報告,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推動專項整治擴面增效。提煉出并運用好篩選定題、調研會商、指導整改、建章立制的“四步法”工作流程,推動協同監督向更廣領域延伸。通過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聯動12345熱線等途徑,找準群眾急難愁盼,以協同監督推動整治,助推解決共性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