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2025年8月7日1版)
安徽天長工會打造“職工文藝大思政課”
職工“文藝達人”演身邊人說家鄉事
荷花綻放、荷葉搖曳,一片寧靜美好中,突然,侵略者的魔爪打破了這份祥和,新四軍戰士們挺身而出,趕跑了侵略者……這是由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千秋街道職工自排自演的舞蹈《城西往事》的一幕。
舞蹈《城西往事》取材于抗戰時期新四軍戰士在天長城西帶領群眾抗擊日寇的故事。舞者們通過剛柔并濟的演繹,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讓觀眾在舞蹈藝術中,感悟紅色文化的力量,銘記家鄉土地上的熱血往事。首場節目一經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城西往事》的表演者都是來自千秋街道機關和各社區的一線職工。“排練這支舞蹈,我們前前后后用了近3個月時間,白天大家要忙工作,我們都是下班以后和休息日才能集合到一起排練。”千秋街道職工舞蹈隊隊長繆慧榮說。
雖然這是一支改編的舞蹈,但對于沒有專業基礎的普通職工來說,難度并不低。能通過自己的表演把家鄉的故事呈現出來,繆慧榮和她的隊友們倍感欣慰。
演身邊人、說家鄉事,這不僅讓觀眾倍感親切、更容易受到思想觸動,也讓演員們在排練演出過程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禮。而這正是天長市總工會依靠職工創新打造“職工文藝大思政課”的總體思路。
2024年以來,天長市總結合創新打造“職工文藝大思政課”的目標,動員組織機關企業單位職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作編排了舞蹈《洗衣歌》《從來銀杏不負秋》《城西往事》,健身舞《時代感》,合唱《敕勒川》《枕著光的她》,朗誦《五月的贊歌——寫在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之際》,情景劇《科技禮贊》等10多個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符合職工特點的文藝節目。其中,兩個節目在2024年全國總工會開展的職工作品展演中榮獲二等獎。
依托這些節目資源,今年以來天長市還成功舉辦了慰問企業職工專場演出、慶祝建黨104周年職工文藝匯演以及經典閱讀、讀書演講等多場職工大思政課活動。
“我們在職工大思政課中,一般都會穿插一些由職工自排自演、啟迪職工思想、提升職工素養的文藝節目。”天長市總工會副主席朱安玲介紹,“一方面可以增強活動效果,一方面也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更多基層工會繁榮職工文藝創作,豐富‘職工文藝大思政課’內容。”
相對于臺上講臺下聽這種傳統思政課模式,文藝大思政課豐富多彩的呈現形式和更接地氣的內容更容易得到職工的認可。在促進職工文藝創作過程中,天長市總和各基層工會發掘了一批文藝創作人才。
楊國海是一名外賣小哥,愛好唱歌,經常把自己和朋友唱歌的視頻發布在個人抖音號上。在平臺工會的引導下,今年他開始用自己的抖音號拍攝記錄一些自己與同事工作和隨手助人的視頻。這個夏天,他還策劃了給環衛工人送一瓶水活動,讓受眾對炎炎夏日里戶外勞動者們的辛勤付出有了更直觀的感受。短短幾個月,他的抖音粉絲量上漲到了3.9萬。
“短視頻記錄了我們的工作日常,也記錄了和我們一樣從事戶外工作的勞動者,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我們這些群體。”楊國海說,“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看到我拍攝的短視頻,讓我更加堅定了做下去的信心。”
楊國海所在平臺工會負責人陸從偉表示,通過楊國海拍攝的短視頻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凝聚了人心,增強了大家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也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外賣小哥這個群體,“這應該就是我們依靠職工創新開展職工大思政課取得的成效”。
潘華均是安邦電氣公司的一名普通操作工,愛好讀書學習的他,經常會在公司工會的讀書群里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今年,經公司工會推薦,他先后兩次參加了天長市總舉辦的讀書分享和讀書演講活動。他的精彩表現均獲得了觀眾和專家評委的高度認可。他還把自己的讀書心得、生活隨筆寫成文章發表在微信公眾號上,獲得了眾多讀者的留言點贊。
“無論是楊國海、潘華均還是其他職工文藝創作者,都讓我們看到了基層職工的無限創造力,這也必將成為我們開展好職工大思政課,加強職工思想引領的不竭動力。”朱安玲說,目前天長市總正在籌建“天長職工文藝作品庫”,通過付酬征集的方式,長期征集職工創作的歌舞、文章、誦讀、書畫、攝影、微視頻等作品,并將其運用到線上線下各類職工大思政課堂中,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創新提升職工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