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日,天長市鄭集鎮老山村,3臺新式大型拖拉機一上午就完成了220多畝水稻田整理作業。下午,農機手們又駕駛著北斗導航高速插秧機在平整好的水田里穿梭往返,將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均勻地植入泥土中。北斗導航高速插秧機操作手段新平說,他一天能栽插秧超70畝,能抵140個以上人工。
天長市作為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農業糧食生產大縣,始終將糧食安全放在首位。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種植效率,該市全力推進農機現代化、智能化建設。在不折不扣執行國家購機補貼惠農政策的同時,通過廣泛宣傳、逐村調研,堅持農戶自愿原則,采取保證質量、送貨上門、以獎代補等措施,該市財政每年拿出600余萬元專門獎勵種糧和購機大戶購置新型農機具。今年以來,已售出各類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農機1500余臺套,其中訂單送貨銷售650臺套。
在提升農機手駕馭智能化新農機技術水平上,天長市以黨校、農廣校、農機校等為培訓陣地,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課堂講授與田間實操、資料宣傳與上門指導、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累計培訓1.35萬余人次。該市農業農村局還攜手人社部門免費舉辦11期培訓班,培訓980余人次。
不僅如此,天長市多方籌資實施“零改整”“旱改水”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高標準農田98.5萬畝,占該市耕地面積86.7%以上,為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奠定厚實基礎。“新農機耕新田作業更精準高效,截至目前,我市農機總動力達1322378千瓦,僅水稻插秧機13279臺,其中北斗導航高速插秧機達3589臺。”天長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監理站副站長周保林說,新型插秧機作業更精準,秧苗行間透風透光好,該市機插機播率超96.8%,連續8年獲評農業機械化先進縣。
(趙榮俊 邵永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