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張開興)1月22日下午,政協第十三屆安徽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勝利閉幕。會議期間,全體住滁省政協委員代表所在界別立足“國之大者”、聚焦“省之大計”、緊扣“民之關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務實建言,凝聚共識,在增強信心、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上發出更多好聲音,為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美好安徽貢獻滁州智慧與力量。
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的重要指示之一。而目前各地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呈現出“南多北少”;市域間聯動合作多數還是“單打獨斗”,亟需有效串聯、整合優質旅游資源,加快形成產業規模效應。為此,省政協委員、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孫軍帶來了《關于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建議》,他建議:一是加強系統性規劃,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工作推進機制,統籌開發利用“江淮分水嶺”農文旅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嶺上休閑”農文旅融合產業示范帶,與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形成互補,帶動全域旅游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二是加強多維度支撐,引導國有投融資平臺、金融機構等設立文旅產業發展基金,扶持省內城市地標型文旅項目成長,帶動社會資本主動參與文旅項目發展。三是加強開放式合作,堅持“開放共贏”思維,不斷推動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四是加強體系化管理,建立旅游市場一體化監管體系,加快健全“風險+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旅游輿情監測、投訴快速響應等機制,多渠道優化旅游市場環境。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世界級人工智能集群,而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安全風險逐漸顯現。”省政協委員、滁州學院黨委書記周旭建議: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機制,確保人工智能系統的透明性、可控性與安全性;加強人工智能安全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推動安全防護技術的廣泛應用;完善監管機制,推動人工智能產品落地應用的安全評估,確保產品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滿足要求。
“省委、省政府把實施現代化合肥都市圈培育行動作為區域協同聯動的抓手,全椒縣大墅鎮主動呼應合肥經濟圈產業布局,積極探索延鏈補鏈強鏈,為推進合作園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省政協委員、市委常委、副市長余成林說,在工作實際推進中,還存在協同步伐仍需加快等問題。因此他建議:一是加快協同步伐,盡快推動簽訂合滁合作園(全椒)共建框架協議。二是加速產業集聚,根據兩市三地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合滁示范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三是加強要素保障,加快北沿江高鐵站前廣場配套、高鐵大道等項目建設。
“今年,省政府把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辦好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事關眾多個體的合法權益,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高潮提出建議,完善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法律體系,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權威性、統一性的法律制度依據,也為司法機關依法審理相關案件提供更有力法律保障;加大對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的監管力度,加強對企業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落實保險政策、休息休假制度、公平就業規定、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措施等損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形進行監管;凝聚保障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工作合力,積極構建人社、工會、法院、司法、檢察、交通、公安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體系。
“我省已形成了完善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但當前光伏市場發展面臨多重困難。”省政協委員、安徽福萊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榮觀建議,要科學規劃,引導光伏產業“自律+創新”有序轉型發展。要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打造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構建良性生態。要理清發展思路,科學系統謀劃,將光伏項目建設和城鄉規劃相結合,嚴格把控分布式光伏屋頂項目安全隱患。
大會期間,住滁省政協委員共提交委員提案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