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剛)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生態之依。近年來,我市系統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緊緊圍繞“一降兩掛三提升”改革目標,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十四五”以來,全市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9.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44個百分點。
我市堅持規劃引領,強化源頭管控。在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開辟節約集約用地專篇,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對節約集約用地的統籌引領作用。劃定城市更新片區,為存量土地更新利用提供規劃指引;印發《關于推進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明確專項規劃目錄清單;認真開展重大項目用地預審與規劃選址綜合論證工作,規范編制規劃選址綜合論證報告,對功能分區和用地規模的合理性、節地水平的先進性等進行詳細論述。改革試點以來,我市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初審)75個,通過優化選址,節約耕地1292畝,少占永久基本農田802畝。
針對閑置與低效用地,我市深入開展“三類土地”處置攻堅行動,分類、分轄區摸清批次、單選、增減掛的批而未供土地底數,梳理全市閑置土地和新增閑置土地情況,建立“一地一策”處置方案,完成低效用地再開發2024年實施計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8083畝,已處置閑置土地3248畝,已處置工業低效用地5248畝。
為進一步強化制造業用地保障,助推工業經濟穩進提質,我市積極推動差別化供地與多元化供地模式。將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分為ABCD四類,優先保障ABC類企業用地,2024年以來,我市實施差別化供地18宗、1055畝。與此同時,按照應保盡保原則保障高標準廠房用地需求,2024年以來,全市共供應4層以上配工業電梯、容積率不低于2.0高標準廠房用地13宗、754畝。其次,提升項目落地服務效能,推行工業用地帶方案出讓,力爭“拿地即開工”。截至目前,我市帶方案出讓工業用地18宗、1560畝。
加強用地管理是土地集約利用的關鍵一環。對此,我市建成了地企對接評價系統,內容涵蓋地塊位置、土地用途、用地面積等用地和規劃情況,以及企業年稅收額、固定資產投資等經濟指標,全面掌握企業建設及運營情況,實現對企業的精準“畫像”,并通過數據分析,為了解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開展低效用地處置等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