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12月9日7版)
冬日午后,陽光灑落,溫暖如詩般涌來。對于家住來安縣大英鎮的老人們來說,趁著這個時候,去當地的民族團結主題公園散步,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步入公園,池水靜謐,草木多彩,美不勝收。民族大合影、小舞臺等民族團結元素點綴其間,恰到好處,讓每一位來客,既鍛煉了身體,又增長了知識。
近年來,來安縣委統戰部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在全縣范圍內,精心打造10個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將群眾休閑娛樂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有機融合,于潤物細無聲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同時,為進一步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覆蓋面,來安縣還不斷創新傳播載體與宣傳形式。伴隨該縣縣城105輛公交車的LED屏幕閃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公益廣告宣傳片,也走進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深入實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創新舉措和基礎工程,有利于引導各族青少年扣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第一??圩?rdquo;。
近年來,來安縣組織縣示范幼兒園與新疆吐魯番高昌區古城幼兒園、縣實驗小學與新疆疏附縣吾庫薩克鎮中心小學通過云上連線,開展主題班會,促進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也要做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來安縣還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在大英鎮,突出“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品種葡萄、水果玉米、有機水稻等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各族群眾共同追求現代文明、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和信心日益增強。
據統計,目前,來安縣已先后爭取各級資金240余萬元,量身定制民族鄉村發展規劃。其中,去年施官鎮賈龍民族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70萬元,同比增長17%,預計今年將突破100萬元。
來安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湛承兵表示,下一步,該縣將繼續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不斷鞏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局面,讓民族團結之花在來安大地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