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國際 > 正文

“澳科一號”衛星科學團隊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首個自主可控實時地磁模型發布

最近,“澳門科學一號”(以下簡稱“澳科一號”)衛星科學團隊發布了中國首個WM?(澳門世界地球磁場模型)實時四維地球磁場系列模型1.0版。“這是‘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科學研究與應用取得的重大進展,將對地球科學研究與地磁導航應用發揮重要作用。”澳門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澳科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澳科一號”衛星科學與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張可可透露。記者就此采訪了張可可。

張可可介紹,該實時地球磁場模型充分利用了“澳科一號”衛星等高精度地球磁場數據,是中國首個自主可控的實時地球磁場模型,具有廣泛重要的科學與應用價值,可用于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間的科學研究,也可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導航、資源勘探、智能終端等。

大量高精度科學數據為建立實時地磁模型打下堅實基礎

“澳科一號”衛星項目由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是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制的空間科學衛星。

“澳科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一年多來,產生了大量高精度科學數據,被各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用于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張可可表示,這就為本次數據應用重大進展的取得打下了堅實基礎。

“有了高精度的數據,要想建立實時地球磁場模型,依然是一項科學與技術上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張可可解釋,這是因為地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耦合圈層系統。地球主磁場由位于地下2890公里至5150公里處的地球外核流體產生,但科學家對地球外核鐵鎳混合物導電流體的動力學時空結構知之甚少,因此地球磁場的時空變化被《科學》雜志評選為最具前瞻性的科學問題之一。

地球固體內核大約5000K(開爾文)的高溫,地球外核鐵鎳混合物導電流體產生強烈的熱對流,保持地球外核處于液體狀態,通過非常復雜的非線性發電機效應,產生并維持地球液態外核的電流,進而產生隨時間變化的地球內秉磁場。

衛星測量的高精度地球磁場與地球系統動力學、物理結構、化學性質等緊密相關,地球磁場是唯一能反映地球系統的地核、地幔、海洋、巖石圈以及電離層與磁層特性的物理場。“因此,衛星測量的高精度地球磁場為科學家研究地球復雜系統提供了寶貴信息。”張可可說。

建立了世界首個地球外核流場三維結構與中國首個全球海洋運動磁場結構

“澳科一號”衛星科學家團隊基于“澳科一號”衛星磁場數據及其他有效地磁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物理信息神經網絡新算法,刻畫了地球外核發電機三維流場,揭示了地球液態外核流場結構呈現顯著的東西半球不對稱性,發現了大西洋下方液態外核中呈現由東向西的大尺度環流,顯示了地球液態外核中發電機三維流體運動的核幔耦合特征。“這是開創性的科學發現,揭開了地球液態外核流場的神秘面紗,就像通過指紋認識了一個人。”張可可形象地說。

地球海洋由導電率較高的流體組成,地核發電機產生的主磁場與大尺度海水運動相互作用會產生感應磁場,高精度“澳科一號”衛星可以觀測到地球海洋潮汐運動感應磁場。由于海洋感應磁信號對海洋幾何形態、海底結構、海水電導率和海洋流場都很敏感,因此可用感應磁場來研究海底地球物理和地質結構與大規模海洋運動的性質。

“建立全球海洋運動磁場結構,又是一項在理論與計算上具有挑戰性的難題。”張可可說,因為海洋幾何形態、大陸邊界、海洋洋流的復雜性,通用的球諧函數方法無法直接用于海洋感應磁場的計算。利用“澳科一號”衛星磁場數據及其他有效地磁數據,“澳科一號”衛星團隊通過對海洋與陸地的網格化、海水潮汐速度的網格化,利用現代算法來求解方程,進而求得中國首個全球海洋運動磁場結構。

目前發布的實時地球磁場模型1.0版本是基于“澳科一號”衛星高精度磁場數據及其他有效地磁數據,利用“澳科一號”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核心算法、核心軟件所建立。“隨著‘澳科一號’衛星數據不斷積累以及算法與軟件的更新,‘澳科一號’衛星團隊將會不斷發布實時地球磁場模型的更新版本。”張可可說。

未來將建立“全球高精度地磁場星座”

“建立‘全球高精度地磁場星座’已寫入最近發布的《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張可可說,澳門回歸25周年之際,“澳科二號”衛星項目也獲得了澳門特區政府的批準。“澳科二號”衛星與“澳科一號”衛星組成高精度地磁場星座,并組網觀測,提供全球高精度的地球磁場時空變化數據。

“澳科二號”衛星與“澳科一號”衛星主要科學任務一致:對地球磁場時空變化開展高精度的觀測與研究。張可可透露,“澳科二號”衛星將是近地點達到約200公里、遠地點達到約2000公里的大橢圓極軌道衛星。

“隨著全球高精度地磁場星座的建立,澳門將會成為高精度地球磁場測量、數據與應用的中心,提升澳門在科技界的影響力,為澳門適度多元化發展提供一個可行的高科技途徑。”張可可展望。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9日 20 版)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网站 |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大陆xxxx做受视频| 动漫人物差差差动漫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第9页|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91中文字幕在线|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波多野结衣aa|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啊灬啊灬啊灬岳|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频道免费|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 国产浮力第一页草草影院|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