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在長三角 轉化在南譙”合作模式持續深化
南譙為深度融入長三角注入強勁動能
滁州網訊(通訊員董 超 全媒體記者包增光)作為融入長三角的先行軍、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南譙區積極推進產業“提能、擴面、增效”。特別是針對企業普遍存在人才引進難、技術研發難、成果轉化難等問題,今年以來,該區主動探索“研發在長三角 轉化在南譙”區域創新合作新模式,通過引導人才、技術等核心創新要素向區內集聚,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府搭舞臺,優化創新環境強服務。南譙區與合工大、安大、上工大等10所高校院所建立校地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建立“科技部門+屬地+服務機構”的“1+1+N”網格化服務機制,為企業提供全過程全要素服務。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南京市浦口區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開展“安徽雙創匯”“長三角高校行”“創新創業大賽”等品牌活動。建立“企業出題點題、政府牽線搭橋、高校院所參與”產學研合作體系,今年赴上海、合肥、南京等地開展成果對接系列活動20余場次,累計協助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12項,率先建立“南譙-浦口科創飛地”并出臺《飛地入駐管理辦法》。
企業唱主角,發揮主體作用謀發展。鼓勵企業主動利用長三角發達地區資源優勢,建立“研發飛地”,工大開元、超越環保、華瑞微等15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南京、上海等地設立“研發飛地”。目前,全區共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28個,累計招引人才40余人,獲批市級以上項目20個,作為第一完成人的4項科技成果獲省科學技術獎,爭取上級項目資金1840萬元。超越環保與中科大合作的“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全元素綜合利用技術與示范”項目獲批全市首個省“揭榜掛帥”項目;久盈與南工大的“高鹽廢水濃度濃縮膜蒸餾技術研發”合作項目,在長三角挑戰賽中獲得第一名;越好電子在紹興設立研發中心,主導開發公司多項設備產品,并在滁州轉化3項。
人才挑大梁,轉化科研成果促轉型。精準匹配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企業需求,采取以才引才、項目引才、產業引才等方式,廣泛招攬高層次人才。建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4個長三角“招才引智”工作站,累計引進主導產業人才217人。吸引高層次人才團隊創新創業,累計獲批省級高層次人才團隊4個、市級高層次人才團隊7個,工大開元、眾望已兌現省級業績獎勵。聚焦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企業引進并認定省“科技副總”8名,總數位列全市第2,幫助企業申請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華瑞微劉海波成功入選科技部WR領軍人才,眾望科希盟李建友入圍科技部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答辯。
今后,南譙區將進一步推進平臺、人才等跨要素協同創新,建設高能級研發平臺,支持長三角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創新研究院、重點實驗室、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推動人才協同創新,柔性化引進高層次人才,鼓勵知名專家、高科技人才圍繞產業需求開展科研攻關,帶動產業發展。推進政府、企業和高校院所跨領域協同創新,強化企業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建設創新研發平臺,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科研資源共享;大力推進科技招商,賦能產業創新集群融合發展;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發展,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快的科技企業落戶南譙;打造更優創新生態,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