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卓)10月30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全省人社系統堅持穩就業、促創業、惠民生、強人才、保穩定,抓好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保持全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0.4萬人。
今年以來,我省注重統籌重點群體就業、重點企業用工和青年人才招引,實施“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組織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推進“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保持穩定。
為扎實推進創業安徽建設,大力釋放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省政府出臺“皖創22條”,整合推動各類資源、平臺、要素向創業者集聚,2022年以來,共發放創業貸款350億元,支持科研人員、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創業40余萬人次。舉辦3屆創業安徽大賽,以賽造勢、以賽聚才、以賽興業。
全省不斷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深入實施“數據找人”計劃,截至9月底,全省城鎮職工養老、城鄉居民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749.01萬人、3388.75萬人、950.31萬人、708.29萬人。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失業保險金計發比例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90%,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
我省認真落實人才興皖工程部署要求,增強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2023年,全省專業技術人才增加26.2萬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3.3萬人。實施“萬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動,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動站815家,在站博士后4262人。推進技工強省建設,截至2023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724.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17.4萬人。
目前,全省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我省健全完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制度體系,擴大數字監管覆蓋面,打好“治欠保支”組合拳,積極保護農民工勞動所得、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調解仲裁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智能化建設,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質效有效提升。
此外,人社服務和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我省已實現“三公里”就業圈城鄉社區全覆蓋,社銀合作“就近辦”服務網點拓展至4000余家。積極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退休等2個“一件事一次辦”實現線上辦理,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集成服務事項20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