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鄭集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打造百姓評理說事點、設立特色品牌調解室以及創新發展網格化調解新模式等多元解紛法,推動更多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百姓評理說事點,搭建為民服務“連心橋”。鄭集鎮依托法治公園、文化長廊、休閑涼亭打造“百姓評理說事點”,通過“固定設點+信息聯絡員”的方式,暢通民意反饋渠道,定期開展協商議事;并統一印制“百姓評理說事”留言本,將群眾說事時間、聯系電話、說事內容、問題類別等全面詳細記錄,實行臺賬分類辦理,引導群眾“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鄭集鎮注重選優配強調解隊伍,特聘專職調解員、培養“法律明白人”、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發揮“五老”作用,聯合打造調解新載體,探索出“聽、理、勸、借、退、和”六步解紛法,走出一條“聽百姓之聲、排百姓之憂、解百姓之難”的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
特色品牌調解室,撐起“家事”調解半邊天。為踐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理念,鄭集鎮在打造“一站式”矛調中心的基礎上推出了特色品牌調解室——向陽花工作室,特邀退休女干部、知心老大姐進行“談心”式調解,所謂“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有話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該工作室主要調解涉及群眾隱私的婚姻家庭類的矛盾糾紛,品牌自今年創立以來已調解疑難糾紛20余起,調解成功率98%,獲得了鎮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特色品牌調解室,就近就地化解群眾家庭糾紛,打通了調解的“最后一米”,正逐漸成為老百姓家庭和諧的守護者。
網格里的調解經,尋找矛盾糾紛“最優解”。“感謝您親自上門調解,我們坐在家里就把鄰里多年的鐵疙瘩成功化解了,換位思考各讓一步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向陽社區居民王有蘭對網格員豎起了大拇指。近年來,鄭集鎮不斷創新發展網格化調解新模式,依托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聯動鄉鎮調委會、司法、社區網格等多方力量,做到“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定期逐格排查按照一格一檔、一村一冊建立臺賬并上報網格化系統,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通過網格力量積極尋找轄區矛盾化解平衡點,將“合情合理更合法”融入日常工作,剛柔并濟調解群眾糾紛,多措并舉為群眾排憂解難。(謝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