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在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上聚焦發力。今年以來,滁州市瑯琊區審計局要求審計人員要對照“三個如”要求做好審計監督工作,準確把握“四種”關系,切實扛起經濟監督“特種部隊”的使命擔當。
把握政治與業務的關系。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就審計機關而言,沒有脫離業務的政治,也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審計人員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善于用政治眼光指引揭示問題,善于從審計發現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中分析歸納出問題深層次的端倪,不斷增強審計的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
把握立題與破題的關系。審計人員要堅守看家本領,著重鍛煉能查能說能寫的水平,一個項目前期充分調研,知道從哪里入手、審計重點在哪、需要涉審單位提供哪些資料,提高職業敏感性,通過審計技術手段的突破,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升審計深度廣度,提升同類問題整體情況分析研判的能力和意識,提高審計報告的宏觀性、整體性和建設性。
把握全面與重點的關系。實行審計全覆蓋是黨中央對審計機關的明確要求。審計全覆蓋意味著審計在職責履行上無禁區、無盲區,凡是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地方、部門和單位都依法自覺接受審計監督。抓好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單位的深度監督,做到國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資金運用到哪里、公權力行使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著力提升全面覆蓋的綜合效應, 讓人感到審計時時在身邊,形成常態化、動態化震懾。
把握監督與服務的關系。查處和揭露問題是審計工作的切入點,但不是審計工作的最終目的,審計人員要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深刻分析問題原因和客觀背景,要考慮清楚后續能不能改、怎么改,確保審計建議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把查問題“上半篇文章”和促整改“下半篇文章”統籌起來考慮,通過審計向黨委、政府提出改進建議,促使政策完善和提高,幫助被審計單位規范制度管理,維護國家資產安全,減少違紀違規問題的發生。(張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