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2024年8月28日6版)
近日,在安徽省天長市仁和集鎮蘆龍社區,4架無人植保機正在連片的稻田上空噴灑藥液,為處于抽穗揚花的水稻防治病蟲害。
“自從把種田各個環節托管給‘田保姆’后,自己只負責生產用水,輕松、省心多了。”仁和集鎮蘆龍社區種糧大戶薛國富過去自己打理430余畝地,操心費力不說,糧食進倉了還愁賣不出好價錢,“現在好了,全程交給專業合作社機械化作業,烘干后的稻谷也交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可方便了,咱只管當甩手掌柜數鈔票就行。”
薛國富口中的“田保姆”,是當地有名的天長市蘆龍農事服務專業合作社。據了解,該合作社現有各類農機具90多臺套,為20多名種糧大戶和450名普通農戶提供10項農事托管服務,今年托管面積超3萬畝。
“現在種田不同以往,農田連片托管后,可實現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大大節省了種植成本。”合作社理事長劉明文介紹,以植保為例,使用傳統噴霧器治蟲,每天每人最多能噴灑10畝,現在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只需2人便能在1天內完成300畝,“人工治蟲,一來噴藥不均勻,效果差;二來夏季炎熱,藥霧對人體健康有害。使用無人機植保能節省藥量,治蟲效果還好。”
“從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選購、田間管理,再到收割、烘干、銷售,合作社提供一條龍全流程服務。”劉明文說,合作社按優惠價團購批發農資,機械化管理,每畝成本約節省18%,產量增加15%左右,如與糧油加工企業建立訂單種植關系,實行“訂單農業”,農戶收入會更高。
“農業生產托管,是實現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模式之一。我市是農業大縣,農業基礎條件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112畝,占全市耕地面積79%,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3.42%,為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奠定了良好基礎。”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德佑介紹,近年來,該市大力推廣“田保姆”種植模式,通過“公司+合作社+種糧大戶+普通農戶”的多元參與、全鏈條服務,有效促進了現代農業生產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基本實現“我托你管,輕松種田”。截至目前,該市共有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151余家,其中98家參與全程托管服務。今年,天長市已完成農業全托管作業面積38.58萬畝、“點單式”半托管農事服務面積75.45萬畝,惠及種糧大戶1964名、普通農戶2656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