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2024年7月23日3版)
本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文 周繼龍/圖)盛夏時節,走進滁州市鳳陽縣殷澗鎮,游目騁懷,臥牛湖畔碧波蕩漾,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沿線山花爛漫。在江淮分水嶺旅游風景道(鳳陽段)“O”型旅游線路的西入口,有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村落——卸店村。這里依山傍水,風光迷人,吸引無數游客流連忘返。近年來,殷澗鎮立足鄉土特色,通過“政府+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入鳳陽恩澤農業生態發展科技有限公司,將閑置的房屋進行合理規劃和利用,通過盤活閑置資源,打造卸店小院精品民宿,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2021年開始,卸店村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其中破舊的閑置農房成為制約該村旅游業發展的一大難題。“有的村民長期在外務工,房屋一直閑置,影響到村莊規劃和美麗鄉村建設。”讓曾經的破敗老屋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卸店村發展鄉村旅游的“破題點”。
為此,卸店村與鳳陽恩澤農業生態發展科技有限公司“牽手”,通過流轉村民住宅,由該公司出資將民房改造成民宿,同時吸納當地居民參與就業。2023年,該公司投資4000萬元,種植菊花、玫瑰、綠梅、杏樹600畝,推出大明貢菊和大明皇菊系列產品,年產值超400萬元。同時,輻射周邊農村發展菊花120畝,帶動80余名農民就業,人均年增收近1.5萬元,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80萬元。
“卸店小院以‘看得見鄉景、聽得見鄉音、記得住鄉愁’為建設理念,在村落的整體格局和布置上保持原始村落生產生活狀態,房屋建設以明清派、徽派建筑風格為主,盡量保留原有建筑的古樸風味,共打造出13個院落36間農房,實現‘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的獨特意境。”民宿負責人介紹,自開業以來,小院備受游客青睞,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游客對民宿的需求很旺盛,卸店小院更是“一房難求”。
漫游卸店村,閑置農房變民宿,一步一景皆成畫卷,鄉村旅游全面開花,形成具有田園特色的農旅產業鏈,讓游客愿意來,也留得下。如今,在民宿產業的帶動下,通過農旅融合,卸店村還衍生出民俗體驗、特色采摘、研學培訓、團建活動、旅居康養、休閑度假等多種業態聯動發展。此外,卸店村還大力發展菊花產業、花海觀賞等項目,積極培育新業態,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萬企興萬村”行動以來,殷澗鎮卸店村不斷探索“興村”路徑,努力實現集體、村民、企業三方共贏,以產業振興帶動村民富裕。通過抓特色產業,既盤活了閑置資源,激發土地、房屋的經濟活力,又帶動本地群眾務工,大大促進了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發展可持續、壯大有實力。預計2024年,卸店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