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南譙區總工會明確大抓基層的方向,推動村(社區)工會建起來、轉起來、強起來、火起來。南譙區腰鋪鎮二郎村聯合工會的生動實踐正是腰鋪鎮“小三級”工會建立建強的生動縮影。
村工會是個“多面手”
在腰鋪鎮工會的支持下,2023年初,由村工會申報的全區職工創業項目——二郎村北游戶外營地正式建成并開放。營地旨在為游客提供一個與自然親近、放松身心的機會,同時提供一系列有趣、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此外,營地刺激的戶外活動結束后,游客可以去二郎湖邊的生態農業觀光園進行水景觀光、露天燒烤、文化廣場、垂釣靶場、采摘體驗等舒緩身心的活動。
如今,一條集觀光、采摘、旅游一體的產業鏈條正加速形成。越來越多村民參與其中,并在工會組織的培訓下擁有了一技之長,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二郎湖生態農業觀光園自開放以來,以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吸引了大批本地居民及周邊游客前來參觀采購。
“工會戶外勞動者驛站‘兼職’作為游客服務中心,工會會員也成了鄉村旅游‘推薦官’。”二郎村黨支部書記王忠文說道。
村工會干部主動靠前
日前,二郎村村民蔡少武及其妻子患病導致家庭面臨困境。村工會了解相關情況后,隨即向腰鋪鎮工會報告,并向蔡少武介紹困難職工醫療救助政策。通過鎮村工會干部多次上門走訪及經濟核查,在區工會幫助下,蔡少武獲得醫療救助資金20000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村工會成立以前,這些‘痛點’很難被發現。”在王忠文看來,如今,伴隨著村工會的成立,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正在被激活。
據悉,按照南譙區總工會相關部署,二郎村工會還不定期邀請轄區企業代表、工會會員與村黨支部成員座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促進企業職工為基層治理和工會服務獻計獻策。
用好用活激勵機制
除了將村工會干部全部配備到位,解決“缺人”問題,南譙區總工會還用好用活激勵機制,最大程度激發村工會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針對“小三級”工會當前廣泛反映的“缺錢”問題,南譙區總工會予以制度保障。例如,每年投入1萬元用以支持鄉鎮(街道)、村(社區)工會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舉辦大型文體活動等。今年初,由南譙區總工會協辦的首屆“村晚”在該鎮二郎村舉辦。小品、相聲、戲曲等節目相繼上演,為當地職工群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馬炳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