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鴻
劉家鴻,男,1959年1月生,明光市明光街道林莊社區居民。劉家鴻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身體二級殘疾,平常需要拄拐行走,但身體的疾病沒有擊倒他,他購買參考書籍自學了無線電和家用電器修理技術,堅持44年義務為鄰居鄉親修理電器,累計5000余件;為了方便居民,他依托小區便民服務點,義務維修家電外,還提供免費調磨菜刀、剪刀,疏通下水道,修理水電等便民服務。2022年,他被居民推選為樓道長,社區辦活動需要人手,鄰里有糾紛需要調解,家庭有矛盾需要說和,他都沖在前,共調解鄰里家庭矛盾150余起。
不求回報,他是樂于助人的“維修師”
劉家鴻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因為身體原因,他總是格外自卑,“好像成了一個透明人,班里有什么事,老師和同學都習慣跳過我。”也是這個原因,劉家鴻打定主意,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初中時期,劉家鴻對物理中的電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恰逢老師的愛人在鐵路局從事無線電工作,劉家鴻便跟著對方學習了兩個月,后來又買來無線電相關書籍自學了起來,“當時的電器都比較簡單,除了看書之外,我還經常動手拆裝電視機、錄音機、洗衣機之類的,弄清楚里面的線路構造,慢慢的也就會了。”那時候劉家鴻一有空就會去回收站找廢舊電器,看能不能淘下來有用的零件。
80年代初,劉家鴻進入黃砂公司工作,公司旗下有一家生產水泥板的預制廠。某天,劉家鴻聽到同事議論,說預制廠里用來攪勻水泥砂漿的震動棒不能正常工作了,廠領導打算把震動棒送到外地去修理。劉家鴻趕緊找到廠領導,說自己學過機電修理,想要嘗試修理一下。在領導和同事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劉家鴻有條不紊地用工具拆開震動棒,一點一點仔細檢查,最后確認是內部銅絲斷裂導致的,他認真接好銅絲,按下開關,震動棒重新發出了震耳的響動。
這件事之后,大家終于相信劉家鴻“有兩把刷子在身上”,有同事家里的電視機壞了,原本想要送到修理廠,聽人說劉家鴻會修理,便抱著電視機找到了他。劉家鴻拆開電視檢查了一番,確定是二極管出了問題,就把之前從廢舊電視機上拆下來的二極管裝了上去,電視機修好后,同事感激地握住劉家鴻的手,問他要多少錢,他只是擺了擺手:“都是小事,我手里頭剛好有零件,不要錢。”
漸漸的,劉家鴻會修電器的名聲傳了出去,越來越多人找上他,小到遙控器、手電筒,大到電視機、電冰箱,劉家鴻通通來者不拒。除了有時候手頭沒有合適的零件,需要對方自己買,劉家鴻一分修理費用都沒有收取過。有人心里過意不去,買了煙酒水果登門道謝,劉家鴻也不肯收。“我喜歡為大家服務,這種成就感根本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劉家鴻說。
力所能及,他是街坊眼中的“熱心人”
90年代中期,劉家鴻下崗后開了一家照相館,雖然工作變了,但他熱心腸的品質依舊如初。
為了更好地幫助身邊人維修電器,他自費購買了各種修理工具,家里零零散散的修理工具和零件堆滿了好幾個箱子。“時代在進步,我也得與時俱進,現在的電器科技含量太高了,再用老把式就不靈了。”劉家鴻頗為感慨。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些電器維修起來沒有從前那么容易了,他只能邊學習邊實踐,手機里還保存著十幾個修理各種電器的視頻教程。
隨著年齡的增加,劉家鴻的身體狀態越來越不好,加上小兒麻痹癥的后遺癥,平時的他即便拄著拐棍也很難行走,想要維修一些需要爬高下低、比如空調之類的電器難度就更高了。即便如此,他還是想方設法,去幫助左鄰右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劉家鴻的記憶里,僅是2023年下半年,他就幫鄰居修好了四五件較大的家用電器。樓上鄰居家里的洗衣機指令失效,劉家鴻幫忙重新設置了程序,洗衣機又重新轉動了起來;隔壁單元樓鄰居家里的凈水器不工作了,劉家鴻上門檢查后發現是電路接觸不良,短短半個小時就完成了拆裝修理;樓下鄰居家里的液化氣灶打不著火,做不了飯急得團團轉,劉家鴻聞言放下沒吃完的午飯,直奔對方家里,三下五除二拆卸、清潔、安裝、調整,幫鄰居修好了液化氣灶。
“我都想好了,就算以后不能動了,我還能幫鄰居小孫子修修他的電動遙控小汽車嘛。”劉家鴻笑著說。
隨叫隨到,他是樓道住戶的“好樓長”
退休后的劉家鴻依舊想著發光發熱。2022年,經過樓道42戶居民的投票表決,大家一致決定推選劉家鴻為樓道長。社區辦活動需要人手、鄰里有糾紛需要調解、家庭有矛盾需要說和……看起來都是些瑣碎的事,但劉家鴻總是把這些事放在心上,用心去做,時間久了,他也就成了大家伙眼里心里的“好樓長”。
2022年9月份,小區一位老人因為物業午休時間關閉老年活動中心的事,跟小區物業發生了爭執,眼看雙方越吵越兇,劉家鴻拄著拐杖匆匆趕來調解,他細聲細語,先穩住雙方的情緒,在了解老人的需求后,他耐心勸導物業工作人員,終于讓雙方各退一步——物業同意午休時間正常開放老年活動中心,老人答應中午娛樂的時候會降低音量,不干擾工作人員的正常休息。
諸如此類的事還發生過很多,有人在家里養寵物狗擾民,劉家鴻不在意對方的冷臉,一遍遍上門勸導,終于讓對方同意把寵物狗送到鄉下;樓下私改下水管道,導致樓上“水滿金山”,兩家互不相讓,矛盾一觸即發,是劉家鴻不厭其煩,來回打電話勸解兩家人,最終樓下同意改回管道,兩家人再見面也都有了笑臉;樓上小孩喜歡拖拉桌椅,噪音吵得樓下住戶不能入睡,劉家鴻就出主意,從網上買來桌椅硅膠套,徹底解決了噪音問題……
“劉哥,你的點子可真多!”“劉樓長真是個熱心人!”“我誰都不服,就服老劉!”……漸漸的,小區里的抱怨聲少了,歡笑聲多了。
“現在我又在小區物業辦公室建了一個便民服務點,免費幫小區居民維修小家電,也招募了一些會接水電、通下水道、磨菜刀剪子的退休人員加入我的隊伍,咱們一起發力,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劉家鴻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