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2024年5月10日2版)
五四圩臺區是江蘇被滁河“分割”在安徽一側的“飛地”。左側為安徽,右側為江蘇,中間部分為五四圩臺區。
工作人員在對配電箱內的漏電保護器進行檢測
在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滁河蜿蜒流淌,自然繪就了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永寧街道的界線。滁寧兩地人民因地理親近而情感緊密,然而因行政邊界一度讓基礎設施聯通、產業合作步履維艱。自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至國家層面,涉及三省一市的一體化進程勢如破竹。2019年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更是推動了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今年5月8日,在位于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蘇皖交界處滁河旁的五四圩臺區,來自國網來安縣供電公司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楊少春和同事,在對配電箱內的漏電保護器進行檢測,以保障當地農業生產用電安全。
“五四圩臺區是江蘇被滁河‘分割’在安徽一側的‘飛地’,地理所處位于汊河鎮境內,但卻是由國網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永寧供電所管轄。”楊少春介紹。為了便利兩岸群眾用電,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與永寧供電所建立了聯建共創機制,確保五四圩臺區的用電需求得到迅速響應。
保障小小“飛地”用電,是當地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縮影。作為省際毗鄰區域“試驗田”之一,來安縣與南京市江北新區合作共建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采取創新的體制機制,推進產業、交通、設施、服務、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去年下半年,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獲批成立,成為安徽省首個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它的業務覆蓋整個汊河鎮,并在2023年實現了售電量的顯著增長,增幅達到10.91億千瓦時,增幅居全省首位。
據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主任黃文豪介紹,當地外來人口多,本地人口少,全年跨省業務辦理量占總業務量40%以上。在長三角一體化大背景下,滁寧兩地在“用電”上達成默契,為省際毗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電力的支撐作用。
“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么便捷,在汊河就能給南京老家辦理充電樁業務。”在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辦理交費業務的趙老先生隨口提了一句想在南京老家安裝充電樁的事,得到了工作人員熱情的回應。工作人員引導趙老先生在智能設備前一陣簡單操作,輕松完成了跨省業務申報。像趙老先生這樣跨省工作生活的人在當地不算少數,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便捷的供電服務,得益于兩地供電公司的主動對接和綠色窗口設置。
蘇皖兩地供電公司還簽署了“河寧相融·毗鄰共建”協議,組建了專門的供電服務隊,聚焦群眾需求,開展了多維度的合作。
展望未來,建陽(毗鄰區)供電服務中心將持續優化供電網格負荷劃分,提升供電質量和能力,并與永寧供電所攜手探索互聯互供的多元融合高彈性跨省供電模式。他們的目標是讓滁河兩岸的電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為兩省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強有力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