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安徽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動能強勁,未來產業加速起勢,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安徽的一張閃亮“名片”,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不竭動力。安徽省積極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構建由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雙一流”大學和學科等多類型、多層次的高能級創新體系。目前,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和可控核聚變等領域,安徽已經實現全球并跑領跑;依托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各類新型研發機構,安徽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創新人才,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催生了一批重大原創科技成果。
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安徽省聚焦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2023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提高至42.9%。同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近6800家,貢獻全省近八成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五成多的上市企業;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先進結構材料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聚企業超過2200家,實現營收4000多億元。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安徽省積極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十大工程”,建立數字化轉型五級評價體系和服務商資源池,推動企業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去年完成規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7737戶、規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3.46萬個。
推進布局前沿技術、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近年來,安徽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新領域新賽道。今年,安徽省提出將開工建設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設施,新建一批前沿技術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基地,重組升級省(重點)實驗室100家以上。
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持續壯大新質生產力的目標,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加快打造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記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