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4月17日電(呂歡歡)高校是否應該向社會開放,討論由來已久。日前,就有安徽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前提下,高校應該有條件地、漸進地向社會開放,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開放和交流機會。
該網友在留言中反映稱,“近期想帶著孩子去合肥幾所高校感受下大學校園氛圍,但均被拒之門外,我覺得大學是公共資源,對社會開放是高校理應承擔的一項義務和責任,特殊時期的封閉管理不應該常態化,否則易造成行政管理資源的浪費。”
網友留言。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同時該網友還提到,大學作為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承擔科研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需要積極開展社會服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學習需求,促進全民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一些大學已經成為著名景點,(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開放校園可以實現高校和社會雙向受益,社會可以更加公平地享受高校資源和便利,高校也可以在開放過程中更好地融入社會。”該網友如是說。
然而,大學校園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過程中,如何確保校園的安全穩定以及保障高校的合法權益,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此,針對該網友留言,安徽省教育廳第一時間作出回復稱:“大學校園是廣大師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安全穩定至關重要。”
安徽省教育廳回復。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從法律規定看,《安徽省學校安全條例》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學校應當落實治安保衛制度,對進入校園人員進行查驗、登記;校外人員、車輛等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校園。
從安全管理看,當前高校保安員、視頻監控等人防、物防、技防設施主要根據在校師生總數按比例進行配備和建設。校園全面開放后,學校安全保衛必然迎來挑戰,安全管理的難度和必要的經費支出將增大,學校也無法全面保障進校社會人員的安全。
那么,校園大門是否應該對公眾“封閉”?安徽省教育廳表示,目前從各校做法看,省內外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嚴格門禁登記身份信息的這一硬杠杠的前提下,自行研究出臺社會人員進校辦事、參觀等事宜的具體舉措,有的只在特定時間和節假日對社會人員開放,有的采用預約等方式。
下一步,安徽省教育廳將認真吸納該網友的意見和建議,按照有關規定和上級要求,指導全省高校在全面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學校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細化優化校園安全管理措施,規范社會人員進校辦事、參觀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