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張 瑜)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安徽省全民健身條例》《滁州市快樂健身行動方案》,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滿足青少年學生和廣大社區居民參與體育健身需求,近年來,市教體局以“一場(館)兩門”改造為抓手,大力推進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有效盤活家門口“沉睡”的體育場館,實現社會、學校體育資源共享和雙向奔赴。
白天是學校學生揮灑汗水的體育場館,早晚、周末閑暇變身為附近居民健身鍛煉的好去處。一場(館)兩門,早晚兩開,截至目前,滁州市中心城區已有20所中小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公眾免費開放,開放體育場館設施面積達20萬平方米,近30萬人從中受益,基本解決群眾健身“去哪里”的難題,為我市加快推進“快樂健身行動”、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波助瀾、貢獻力量。
為更好地做好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滁州市中心城區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開放原則、開放范圍、開放條件、開放時間、開放對象、開放形式、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保障措施,為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開放之前,市教體局堅持規劃先行,根據城市晚上8點人口熱力圖,確定中心城區的20所學校為第一批試點向社會免費開放,并納入滁州市城區公共體育設施規劃,分批分步穩妥有序推進開放工作。
為統一開放學校改造建設標準,滁州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印發了《滁州市學校“一場(館)兩門”建設標準》對開放場地的隔離改造、新門設計、標識標牌、場地命名、公共廁所以及場地照明作出了統一規定,使所有開放學校有了統一的建設標準。
接下來,我市將以實施暖民心“快樂健身行動”和打造“15分鐘健身圈”為抓手,聚焦便民惠民,多方位融合,多部門聯動,多角度服務,通過細化分解指標,明確工作目標、推進方式,推動“快樂健身”和全民健身持續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