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2023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33.6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優于年控目標(39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
調好用地結構。開展“秋冬會戰保健康攻堅行動”,依托12個大氣網格化系統,深度治理揚塵、餐飲油煙和煙花爆竹等面源污染,2023年共處置環境污染問題398起。積極參與長三角生態環境涉氣標準一體化建設,圓滿完成杭州亞運會、上海進博會空氣質量保障任務。
調好能源結構。促進能源升級優化,2023年新增新能源產業企業12家,落地光伏及組件項目25個、新能源電池項目20個,累計獲批國家級綠色園區2個、國家級綠色工廠9家、省級綠色工廠26家,新增光伏裝配容量80兆瓦,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3%。
調好產業結構。對160家重點涉氣企業全面體檢,存在問題的94家企業全部限期整改。實行重點涉氣生產線“上小時超標、下小時調度”機制,2023年累計3159次,走航車高值點112個,全部交辦整改。嚴控工業企業污染,排查治理全市46家加油站和103家汽修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的加油站油氣回收自動監控設備實現全覆蓋聯網。
調好運輸結構。用好16套黑煙遙感抓拍和OBD系統,2023年共抓拍187輛黑煙車、88輛遙感超標全部納入重點監管庫,OBD穩定上線2003輛。落實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2023年強制維修機動車3617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