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4年1月8日5版)
滁州市菱溪社區以領辦物業服務企業為突破口,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這個六年五換物業的小區,變了!
1月4日,記者走進滁州市瑯琊區揚子街道菱溪花園小區,干凈整潔的柏油馬路通達小區每個角落,整齊劃一的晾曬桿點綴其中,栩栩如生的彩繪布滿圍墻,嶄新的車棚里自行車、電動車擺放井然有序,健身器材、居民廣場處,孩子們開心玩耍、居民聊著家常……
“以前小區太亂了,下水道堵塞、外墻脫落、污水外溢、電梯故障、毀綠種菜等問題很多,基本上處于無人管的狀況,6年換了5家物業公司,群眾意見很大。”今年60歲的居民李付善告訴記者,如今社區成立物業公司,小區有人管了,環境越來越好了,跟過去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菱溪花園是安置小區,共計784戶居民,小區建成交付至今,由于房屋質量和基礎配套等問題,居民投訴居高不下,導致物業費繳納率不到20%。”菱溪社區黨委書記劉偉對記者說,物業費收不上來,小區物業公司更換頻繁,最后一家僅僅干了4個月就于2021年6月底離場,此后再無物業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居民的“急難愁盼”怎么解?
劉偉告訴記者,從2021年7月1日起,社區先是直接托管該小區物業兩個多月,隨后出資成立物業公司徹底改變現狀。社區通過邀請小區居民建言獻策、共同謀劃,很快成立了滁州市溪誠物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
“社區出資成立物業公司的初衷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在保證物業公司正常運轉前提下,多余的收入全部投入到小區建設,服務小區居民。”劉偉說。物業公司成立后,按照要求單獨開設銀行賬戶,并和社區賬戶一樣,同步接受街道農經站監管,確保不出現體外循環。此外,物業公司聘請菱溪社區原黨委書記張永蘭擔任物業公司法人代表,利用老書記的威信和經驗做好服務和管理。
社區接手小區,怎么獲得老百姓的信任,如何打開局面?
“首先從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著手。”菱溪社區工作人員劉康莉說,小區共有18部電梯,之前有8部無法使用,其余10臺電梯也有各種故障。社區接手后,積極與滁州市相關部門對接、協調,對電梯全部進行提升改造。同時結合文明創建,向街道爭取50余萬元資金對下水道堵塞、非機動車車位不足,毀綠種菜等問題進行維修整改,并改造門廳,增加電梯和外圍監控、垃圾分類投放點、文化體育設施,很快讓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現在物業費繳納由原來的被動變為主動,物業費收繳率也由原先不到20%提高到90%以上。”劉康莉對記者說,除了解決小區管理難題,溪誠物業共聘有工作人員40余人,其中32人是菱溪社區居民。
“我是小區第一批住戶,見證了小區的巨大變化,很認可社區創辦物業公司的做法。如今,我也加入物業公司,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啦。”溪誠物業公司員工劉麗說。
小區居民唐俊華告訴記者,現在居民來電、來訪,設備保修情況都有登記表,幾百人的業主群,有問必答,經理、保安、保潔都是小區的老住戶,做事認真,跟居民溝通起來也順暢。
如今,菱溪花園小區物業管理已進入良性循環,物業服務從之前的“黑榜”變為“紅榜”,投訴幾乎為零,被評為滁州市第二批“皖美紅色物業”示范小區。
去年12月28日上午,菱溪花園二期正式交付,高大的彩虹門、紅彤彤的燈籠、干凈整潔的柏油路面、園林般的綠化、熙熙攘攘的人群,處處充滿喜慶祥和的氣氛。
“物業在每個樓棟都鋪設了紅地毯,感覺很溫馨。聽說小區物業特別負責任,我可得抓緊時間裝修,早點搬進來住。”居民蔡道會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