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太新)加大投入、提升標準、升級管護……今年以來,明光市自我加壓、持續發力,加快實施“百萬畝高標田”建設工程,打造“江淮生態糧倉”,筑牢鄉村振興“耕”基。
在投入標準上升級。通過財政投入、旱改水指標交易、銀行融資授信等方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13億元,畝均投入由2022年的2250元提高到2023年的4200元以上,同比增長86.6%。
在建設標準上升級。堅持農田“硬件”和科技“軟件”兩手抓,在“土地集中連片、田塊平整規則、水利設施齊全、田間道路通達”的基礎上,投入948萬元,以真金換地力,增施有機肥提升耕地質量。運用5G物聯網、智能控制、云平臺等信息技術賦能,高標田實現智慧升級,農民“一屏”玩轉高標田。
在管護標準上升級。引入保險機制,由太平洋保險對高標田進行工程質量承保。建立市鎮村三級聯動管護體系,做到“建成一畝、管好一畝、見效一畝”。依托地信谷,建成“一張網感知、一地圖管理、一平臺數據”的數字化農田監管平臺,給農田安上“天眼”,確保農田姓“農”、良田種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