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11月7日11版)
這兩天,全椒縣大墅鎮1000余畝瓜蔞進入采收黃金期,村民們穿梭在藤架下,忙著摘成熟的瓜蔞,一派繁忙景象。
“走,一起去看看我的瓜蔞,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王選民看著藤蔓上掛著的果子,笑容燦爛。在大墅鎮汪店村,王選民是遠近聞名的產業致富帶頭人,2016年開始種植瓜蔞,靠瓜蔞產業致富以后,還帶動了周邊7戶農戶種植瓜蔞700多畝。
“上個月有中藥廠找到我訂購了110畝瓜蔞,按照畝產4500斤算,可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王選民黝黑的臉上笑容燦爛,“今年剩下的100畝瓜蔞籽,也早早就給工廠訂下了,瓜蔞加瓜蔞籽,今年純收入能有70萬元,靠著瓜蔞發家致富。”
“以前農民種植,都是靠天吃飯,一個氣候不宜就減產,現在都是靠技術不斷解決難題。”大墅鎮科技特派員康佩章表示,當地正在推廣滴灌技術、無人機灑藥、“隔畦種植”技術等,“種地+養地”結合,不僅能保證每年的產量,還能節省一半的管理養護成本。瓜蔞籽畝產能達350斤,顆粒飽滿,效益可觀。
“經過摘果、脫粒、晾曬、烘干等多道工序,瓜蔞的果皮和根莖變為中藥材,瓜蔞籽經過炒制則變成了廣受歡迎的休閑零食。”大墅鎮負責人介紹,該鎮瓜蔞產業蓬勃發展,畝均收益在6500元左右,帶動周邊200余農戶穩定就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目前,全縣產業布局已初步形成,產業優勢日趨顯現。初步形成以南部圩區為主的小龍蝦、蓮藕、茭白、鱖魚、蟹及粳稻等‘三水’特色產業種養基地,以中部丘陵為主的優質瓜果、精品蔬菜、采摘垂釣等農業休閑旅游基地,以北部山區為主的碧根果、精品苗木、林下中藥材、滁菊、經果林等適應性農業種植基地,以楊橋食品加工園、經濟開發區為主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全椒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只蝦”(小龍蝦)、“一顆果”(山核桃)、“一粒米”(蝦稻米)及“一頭豬”“一只雞”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成為鄉村振興和農民致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