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經濟運行連續七個季度居全省第一!”10月20日,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三季度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后,這條信息刷爆了滁州朋友圈、震撼了滁人輿論場。
會上通報顯示,在三季度全省16個省轄市“賽馬”評議中,滁州再傳捷報、再拔頭籌:經濟運行、創新型省份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項工作均居全省第一;其中,經濟運行連續七個季度居全省第一,創新型省份建設連續兩個季度居全省第一,交出了一份在全省爭先進、在長三角創一流的優異答卷。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乘風破浪,更知壯志凌云。市委書記許繼偉在多個場合明確指出:“滁州發展取得的成績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事非經過不知難,“連續七個第一”的成績是光輝奪目的,而過程是坎坷艱辛的。面對涉灘之險、爬坡之艱、闖關之難,市委、市政府緊緊依靠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斗爭,強信心、抓項目,拼經濟、促發展,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攻克的難關險阻,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嶄新業績,書寫出滁州高質量發展的啟示錄:只有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所有力量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奮斗,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才能不斷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堅定信心,團結奮斗,就是要把實體經濟作為關鍵支撐,全力引項目、興產業。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強大動力,按照打造“長三角的產業輻射腹地、高端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康養旅游目的地和吸引人才的集聚地”要求,穩住基本盤、保持好勢頭,緊盯“新三樣”、壯大新動能,融入一體化、爭創新優勢,大干九十天、決勝四季度、確保“全年紅”,加快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堅定信心,團結奮斗,就是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戰略引領,全力育動能、增優勢。要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型抓手,聚焦“四鏈融合”,優化人才政策,加大創新投入,算大賬、算長遠賬,實施“滿天星人才計劃”,舉辦“星耀滁州·會客虹橋”系列活動,開展“千企百校”校園招聘。要與楊浦、徐匯共建“科創+產業”伙伴園區,與中科大、安大、合工大、南工大、南信大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研發平臺,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努力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堅定信心,團結奮斗,就是要把一體化發展作為最大勢能,全力促融入、強合作。要借東風、搭快車,建強平臺、承接產業,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推動頂山—汊河、浦口—南譙兩個省際毗鄰區加快建設,加快3個寧滁皖北省際合作園建設,與蘇州深化蘇滁高新區共建,促進跨區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打造省際合作的典范、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走過極不尋常的昨天,結論分外清晰:跑得慢,聽到的是雜聲;跑得快,聽到的只有風聲。“干就干最好、當就當先進、爭就爭第一”,滁州聚精會神、心無旁騖,以追風姿態奔跑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任何風浪都動搖不了我們的鋼鐵意志,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的鏗鏘步伐。
走在欣欣向榮的今天,腳步更加有力:當前,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滁州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取得“連續七個第一”的成就令人驚嘆,而對奮斗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繼續書寫波瀾壯闊的嶄新篇章。
走向氣象萬千的明天,信念格外堅定: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斗,全力做好四季度重點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錨定打造長三角“四個地”和建設“七個強市”目標要求,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爭先進、在長三角創一流,用實干實績創造滁州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