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全球領先的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一重要產能——滁州隆基高效組件項目正式投產。項目于今年2月23日簽約落戶,3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從簽約落戶到開工建設再到全面投產,項目實現150天首線投產、180天全面達產的新標桿,又一次刷新了“滁州速度”“經開速度”“隆基速度”。
新項目投產的高效單晶組件,是隆基綠能2023年重要的戰略性產品,滁州隆基是首個承接此新產品技術的新型智慧工廠。像隆基綠能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動機”,是推動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火車頭”。近年來,滁州經開區通過強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2家,較去年同期增長22%,總數達167家。這些兼具“高”“精”“尖”特色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持續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較強的企業群體,是園區經濟進一步攀“高”逐“新”的先鋒力量,對推動園區構建更優層級的產業結構、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數字賦能,加快“智轉數改”步伐。
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數字政務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治理能力提升,在手續上做“減法”、服務上做“加法”,企業辦事越來越多實現“掌上辦”和“一趟不用跑”。逐浪“數字藍海”,數字建設正深刻影響著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
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聚焦數字賦能,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在發展中提質增效。按照分行業、分區域、選龍頭、樹典型、重引導、全覆蓋思路,大力推動園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與此同時,園區堅持以技改促提升推進“千億技改”“千企升級”,推動主導產業邁向中高端。堅持“數字+制造”,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瞄準“四化”發展方向,按照“點線面”分級分類推進,點上實施機器換人,線上打造數字化車間,面上培育智能工廠,整體促進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擁有數字化車間79個,其中省級28個。獲批智能工廠14家,其中省級6家。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資源。實現“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靠人才。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深入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創優人才成長沃土,招引了一批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智力支撐。
針對智能家電及電子信息、光伏新能源、汽車及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等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園區引入創新創業團隊20余個,產業領軍人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100余名。深入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打造優秀企業家隊伍,累計推薦4家企業負責人參加企業家高端培訓。鼓勵引進高端人才,累計兌現資金700萬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
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應用方,高新技術企業對于創新成果有著旺盛的需求。因而,對于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發揮科創對于產業經濟的帶動作用,成為滁州經開區關注的焦點之一。近年來,園區通過優化轉化環境、完善激勵機制等手段,澆灌“科技之花”,開出“產業碩果”。
在聚焦成果轉化、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園區實施高企培育行動,深度挖掘創新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推進創新型企業梯次發展。鼓勵企業加大對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較上年增長17%,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企業占比達52%。
今年以來,園區獲批省級新產品3件,獲批科技型中小企業70余家,技術交易成交額16億元。同時,推動企業技術提升,引導中小企業走上“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目前,園區擁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5家,其中省級60家。
一個個科技成果的加速轉化,一項項重點項目的加快建設,滁州經開區競逐新賽道、注入新動力、激發新活力,正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建設現代化新滁州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