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0多萬元欠款,她恪守誠信,堅守承諾,用5年時間還清了欠款,跑出了一場履行承諾的“馬拉松”;她堅持雛燕反哺,回饋社會,吸納困難家庭員工,并帶動周邊12戶貧困戶成功脫貧。她就是定遠縣西卅店鎮高潮村“薛榮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薛榮。靠著踏實苦干,薛榮先后被評為“百名農村產業女性帶頭人”、滁州市勞動競賽活動“先進個人”、滁州市“十佳脫貧戶”。
突遭變故,堅守誠信挑起還賬重擔
將時間撥回到2015年,此時的薛榮還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她和丈夫楊偉靠種植大棚水果來維持家里生計。日子雖不富裕,卻也其樂融融。
2015年初,夫妻倆向親朋好友和銀行借款200多萬元用于流轉土地,打算擴大種植規模。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2月23日,楊偉夜間照例看管著幾十個大棚的草莓時,意外發生了,板房內電路故障引發火災,帶走了楊偉年輕的生命。突如其來的不幸,給這個家庭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當時,薛榮不僅要照顧幼兒寡母,還要承擔200多萬元的債務。她悲痛不安地多次想過鄉親們來要債的情景,但讓她感到溫暖的是,鄉親們來了,卻是來安慰她和家人的,對于還錢的事只字不提。
雖然身處困境,薛榮也不愿背信棄義,她抹干眼淚,獨自扛起了巨額債務和生活的重擔。她承諾:無論如何也要給大家一個交代,絕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信守承諾,辛勤勞作償還百萬債務
“家庭農場是楊偉的心血,我想替他守著,把農場做起來掙錢還債。”薛榮說。可是,重新開起家庭農場對于負債累累的薛榮談何容易。
2016年初,高潮村兩委和幫扶責任人走訪時了解到脫貧戶薛榮的情況,立即聯系西卅店鎮農商行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5萬元。隨后西卅店鎮黨委政府為她申請了20萬元科技扶貧項目資金,駐村工作隊也爭取了10萬元江淮分水嶺項目資金幫助薛榮發展生產……各項惠農政策讓薛榮看到了希望,也為她的家庭農場注入生機。
自此,薛榮一頭扎進大棚里,每天早出晚歸,不敢有片刻休息。由于長期高強度勞作,薛榮腰病十分嚴重,她拒絕了村醫讓臥床休息的建議。“我一躺下,就開始想還有哪些賬沒有還,哪還躺的住。”她說。
薛榮的枕邊總是放著一個賬本,本子上記錄著一筆筆債務,并且按輕重緩急列了還債清單,1000元、3000元、10000元……2016年,當第一批草莓賣完以后,她第一時間還掉了欠親戚楊叔的3萬元錢。從那以后,每有一筆收入,除了留下少量生活費,其余的薛榮全部拿去還賬。有時候錢不夠,她便告訴人家:“我現在先還一部分,你別擔心,只要我有,我一定還上。”
就這樣,薛榮用五年的時間一點一點攢錢還債。2020年8月,薛榮將一筆1萬元欠款交到借款人手上,隨后在賬本上鄭重寫下:今天還清欠款最后一筆。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家,她哭著對婆婆說:“媽,債還完了,我沒有辜負政府和鄉親的信任,也沒有給我們家抹黑。”
回饋社會,盡己所能帶領鄉親致富
多年來,在努力還清欠債的同時,薛榮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她經常教育孩子們:“我們家能還完欠款走出困境,是得了國家和好心人的幫助,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恩情,碰到別人有難的時候,一定要伸把手,盡一份力。”
得知同村的村民董玉書因手指殘疾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家庭生活困難。薛榮主動登門,邀請董玉書來農場上班,并鼓勵她積極面對生活。在薛榮的勸導下,董玉書鼓起勇氣來農場工作,并很快就能熟練地進行采摘工作。現在,她還成為了農場里的領班。
如今,薛榮家庭農場已經吸納了因病、因殘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工人20多名。此外,她還通過傳授種植技術、提供銷售渠道等方式,帶動和幫助周邊12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其實,我做的這些都微不足道,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別人幫了我,我也要盡力回報大家。接下來我想嘗試發展民宿、采摘、垂釣等鄉村旅游項目,只要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奮斗,我們一定能過上更好更幸福的日子。”說起未來的打算,薛榮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