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9月7日10版)
處暑之后,秋高氣爽。9月5日傍晚,滁州市來安縣新安鎮峰匯國際小區內的健身區漸漸熱鬧起來,有的人在健身步道上遛彎,有的人在健身器材上鍛煉……健身區雖小,但“五臟俱全”,大轉輪、腰背按摩器、太極推柔器、雙人漫步機等健身器材,讓小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輕松鍛煉。
“小區沒有安裝健身器材前,我每天要騎十幾分鐘單車到附近公園鍛煉。”峰匯國際小區居民蔣守勤是個標準的“健身達人”,她欣喜地說,“現在早晚都能在小區里活動筋骨,不僅鍛煉了身體,還結識了很多熱愛健身的鄰居。”
“根據小區居民的年齡結構等特點,我們多方征求居民意見建設場地、添置器材,既方便廣大居民使用,又與周邊環境相配套、與城市綠化美化相協調,在方便居民健身的同時做到不擾民、不損綠。”來安縣委教體工委委員、體育運動中心主任潘永萍介紹,全縣今年投入90萬元專項資金,對18個住宅小區、31個行政村的健身場地設施進行配建、維修以及場地軟化。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健身需求,來安縣持續加大體育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設施服務體系,對已有的健身場所進行改擴建,增建小微、智能型、綜合型的社區健身設施,合理布局城鄉社區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聚力打造高質量的“15分鐘健身圈”,群眾的健康水平、幸福指數持續提升。今年初以來,全縣新建1個“口袋體育公園”,包含籠式籃球場、乒乓球場、健身路徑等體育設施,場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投入85萬元對老城區體育場進行改造,對老舊健身路徑、乒乓球桌進行更換,增設看臺和兒童籃球場地,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健身需求。
“9月,我們計劃投入35萬元對6個街頭公園體育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新增1塊智能健身場地,縣城‘15分鐘健身圈’體育設施不斷提檔升級。”潘永萍說,在夯實體育基礎設施的前提下,來安縣常態化、全方位、多渠道舉辦賽事活動,兩年舉辦一次的“豐收杯”籃球賽已經連續舉辦11屆,成為全縣最接地氣的品牌賽事。
采取“你點我送”方式,廣泛開展科學健身指導“五進”志愿服務活動,讓健身“熱起來”、讓群眾“動起來”;組織人員參加國家級、省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不斷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服務水平……來安縣把全民健身作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有效途徑,社會大眾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參與體育鍛煉的群眾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