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推出第五批共計28條“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措施,重點聚焦支持民營企業為主體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我省稅務部門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把脈”企業需求,提供稅務系統性支持方案,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位于霍山縣的安徽應流集團是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該集團財務總監葉玉軍介紹,由于把握不準政策享受和納稅申報方面的要求,企業在收購德國SBM公司成為全資子公司后,向稅務部門提出了輔導解答的訴求,霍山縣稅務局“稅費訴求快速響應團隊”立即為該公司建立起一戶式電子檔案,動態管理對外投資時間、投資區域、投資項目等情況,簡化境外所得稅收抵免備案手續。
“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我們今年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5594.86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和出口退稅2713.32萬元。‘走出去’的步子更大,我們的心里就更踏實了。”葉玉軍說。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395.3億元。其中,先后實施兩批延續優化創新的稅費優惠政策217.8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147億元。稅費支持政策的落實落細,讓民營企業煥發創新活力。
“生物醫藥研發、生產設備購置投入大,更新成本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大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在安慶市高新區產業園,安徽普利藥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朱顯華展示了該公司的車間智能化生產管理。他介紹,去年,該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91萬元,節省的資金全部用于軟件升級和生產線迭代,“近期稅務部門又提醒我們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將延續優化完善實施,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發中去,為市場提供更高精度的產品。”
良好的信用等級也能成為提升經營主體金融可得性的“硬通貨”。為了最大限度挖掘納稅信用的潛在市場價值,2022年10月,省稅務局聯合省發展和改革委等25個部門共同推出“納稅信用綠卡”激勵信用服務機制,在融資授信優先待遇、項目申報優先支持、政務服務優先辦理、榮譽評選優先推薦等方面,為A級信用納稅人提供49項聯合激勵措施,助力A級信用納稅人駛入發展“快車道”。
“建材行情上漲,簽訂的訂單越多,資金周轉壓力越大,好在今年公司通過‘稅銀互動’獲得121萬元貸款。”蚌埠市九建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朝龍說。據了解,蚌埠市稅務局以納稅信用為基礎,與工行、農行等14家金融機構簽訂稅融通協議,相繼開發“稅融通”“稅易貸”等信貸產品,助力民營企業以“信”換“貸”,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省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納稅服務質效提升,進一步優化完善各項工作舉措,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環境、解決實際問題、提振發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