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66億元,增長10.4%;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5%;實現利用外資1169萬美元,增長249%。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凝結著園區上下繃緊弦、拉滿弓、鉚足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展現出干部職工搶跑春天里埋頭苦干、揮汗夏日里攻堅克難的戰斗力。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錨定“5211”奮斗目標,奮力實現“雙過半”,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夯實牢固基礎。
黨建工作是機關建設的核心和靈魂。今年,經開區嚴密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列席旁聽工作,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會、“三會一課”等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高標準籌劃準備“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園區非公企業黨建論壇”和“2023全省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現場會”。規范召開上半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專題會議,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雙招雙引”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滁州經開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上市公司、外資企業、行業“獨角獸”等企業持續發力。1至6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9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2.5%。把構建更完善的主導產業鏈作為重要目標,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注重“龍頭+配套”組合,百億級項目相繼加速落地。堅持擴增量和盤存量相結合,騰籠換鳥增強“煥新力”,上半年,盤活土地約1251畝,協議金額近140億元。
實體經濟是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園區實體經濟穩步發展,有效投資持續擴大。圍繞實現實物量、投資量“雙量齊增”目標,動態更新重點項目庫。27個項目申報入庫,總投資148億元;園區80億元以上“賽馬”項目貢獻突出。零售業和住宿業分別增長15.9%和20.8%。創新發展步伐穩健,深入實施智匯滁州人才培育工程,在安徽工程大學設立園區首家駐高校人才工作站,三方共建“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園區擁有創新平臺154個。
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堅強有力的要素保障。聚力項目建設,實施8個項目場地平整工程,交付企業土地920畝,完成挖填土方量120萬方。
聚力用地保障,全面推行“標準地+承諾制”,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上半年,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8宗,面積450畝。聚力融資保障,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融資成本持續控制,融資質量和保主保重能力持續增強。截至6月底,到位融資超50億元,實現年度融資目標雙過半。
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更高質量發展。滁州經開區強化協調配合,統籌各職能部門開展項目建設指導工作,引導企業做好項目報批。截至6月底,幫辦在建項目55個。精準紓困解難,累計走訪企業超過2000家次,實現走訪全覆蓋。錄入企業訴求120個,解決率100%。提升服務質量,精心編制“幫扶幫辦手冊”和“涉企政策匯編”于一體的“工具包”,實現線上線下服務全覆蓋;制定《2023年滁州經開區幫扶幫辦手冊》,涵蓋企業從簽約到投產的全流程服務。
積極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在信訪工作中,落實“1+5+N”工作機制,開展“大討論、大排查、大提升”活動,推進積案攻堅,解決農民工工資約3200萬元。社會治理工作中,聚焦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持續擴大反電詐宣傳覆蓋面;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涉黑涉惡全量線索起底清倉行動;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逐步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實戰運用。民生服務落實有力,“暖民心”工作扎實推進,同時深化結對幫扶,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