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6月1日2版)
定遠縣二龍回族鄉開展“四旁”造林綠化——
“見縫插綠”美村莊
“過去,我家門口都是雜草,地面坑洼不平。現在好了,政府將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還在我家門前屋后栽上了薄殼山核桃樹苗。”日前,定遠縣二龍回族鄉紅衛村譚巷村民組村民譚克清告訴記者。
不久前,政府對包括譚克清家門前在內的一片空閑地進行了改造,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及太陽能路燈。現在,每到晚上,他和村民就到廣場休閑健身,生活越來越有滋味。最讓他高興的是,政府幫他家栽上了8棵薄殼山核桃樹苗,沒讓他掏一分錢。掛果后,這幾棵山核桃樹的產權歸他家所有,每年可以帶來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
二龍回族鄉黨委書記王業本介紹,該鄉是少數民族鄉鎮,全鄉1.8萬人,少數民族占76%。2022年,省林業局、省民委聯合在全省100個少數民族鄉(村)開展“百村千樹”行動,旨在發展民族鄉村特色林業產業,鞏固拓展民族鄉村生態脫貧成果,助力民族鄉村全面振興,打造經濟強、百姓富、生態優的和美民族鄉村。
該鄉以此為契機,在全鄉開展“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造林綠化,計劃利用3年時間,在5個行政村、113個村民組種植8萬株樹木。
王業本告訴記者,該鄉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引進一家園林公司統一建設,在充分尊重民族鄉傳統文化和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見縫插綠,開展科學綠化,發展林業特色產業。
“我們負責樹苗、栽種、管護等所有前期投入,只領取政府政策性補貼,待5年掛果產生效益后,‘四旁’栽種的薄殼山核桃樹產權無償交給村集體或村民。”負責此項目建設的安徽億本園林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從敬對記者說。目前,他們已在該鄉“四旁”等植樹近2000畝,下一步計劃建設產品收儲、加工中心,把村民的果子收上來,延長產業鏈。
定遠縣綠化辦負責人陳自華介紹,二龍回族鄉在推進“百村千樹”行動中,將人居環境整治與林業產業發展相結合,在不逾越基本農田“紅線”的情況下,在村莊“四旁”栽種薄殼山核桃等樹種,既讓村莊綠起來、美起來,又讓村民富起來、樂起來,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