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報》(2022年12月27日二版)
以心暖“新”“娘家人”在行動
——全省各級工會扎實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服務季”活動
自今年11月我省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服務季”活動以來,全省各級工會面向外賣配送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織開展服務季系列活動,推動健全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發揮工會組織送溫暖示范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良好氛圍。
吹響服務集結號
“舉辦此次活動是履行工會維權服務基本職責,幫助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戶外勞動者等群體在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勞動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的重要舉措。”淮南市總工會負責人介紹說。
市總工會于日前在餓了么淮南站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暨戶外勞動者溫暖服務季”活動啟動儀式。市總工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道路運輸部門相關負責人及貨運行業、快遞行業、網約車行業、外賣送餐行業工會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現場,市總工會為 130 名勞動者代表送上手套、保溫杯、口罩、消毒酒精、急救物品等慰問品,并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切實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幫助職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以更加務實的工作舉措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地,切實把此項活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把廣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為推動淮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再立新功。”市總工會負責人說。
針對此次活動,市總工會共籌集下撥送溫暖資金20萬元,發放慰問物資3萬元。市總工會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服務舉措,形成工作合力,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各項權益。
普法關懷到基層
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保障公平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日,滁州市總工會聯合市交通運輸局工會開展“憲法進基層·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治護航行動”。
活動現場,市總工會律師志愿者圍繞憲法基本知識、民間借貸法律知識、防電信詐騙法律知識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宣講,并現場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咨詢,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法律問題。志愿者們還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贈送了《憲法》《工會法》《職工互助保障活動手冊》等宣傳資料100余份。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關愛活動,加大維權服務力度,幫助解決他們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引向深入。”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劉律師的語言通俗易懂,經她的解釋,原本枯燥的法條變得不再晦澀難懂。”近日,在合肥市瑤海區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區,社區工會聯合街道司法所、文化站共同開展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治護航行動”得到了外賣配送員們的一致好評。
活動中,安徽安泰達律師事務所的劉蓓律師圍繞“憲法起源”“憲法的發展歷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我們身邊的憲法”等四個方面展開宣講。不僅如此,劉蓓律師還為外賣配送員們詳細解讀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條文,引導他們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
互助保障來兜底
“理賠金已經到賬了,太感謝你們了!這筆錢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滁州市鳳陽縣大貨車司機梅兆寶在回訪電話中激動地表示,“我要給職工互助保障‘點贊’,它不僅理賠手續簡單,賠付速度也很快。”
今年3月,因卸貨時意外摔傷,梅兆寶的小腿和腰椎體骨折。物流公司工會得知此事后,根據縣總工會為大貨車司機贈送的互助保障名單,第一時間將這一情況上報至縣總工會,并在梅兆寶出院后收集相關材料報送至辦事處。沒過多久,8400元意外險互助金就打到了梅兆寶的銀行卡上。
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不斷增多,為切實增強該群體抵御意外風險的能力,縣總工會聚焦其保障不足的現實問題,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今年累計投入資金 79550 元,為 1591 名貨車司機和快遞員贈送職工互助保障,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真正感受到加入工會的好處,為他們撐起“暖心傘”。
據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入職工互助保障后,自投保之日起一年內,職工若發生意外,導致傷殘或死亡的,以 1 份保障為例,傷殘最高可獲賠付 2 萬元,身故最高可獲賠付4萬元。
下一步,縣總工會將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服務季”活動為契機,持續開展暖“新”服務行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溫暖、送就業、送法律服務等,讓他們看得到工會身影、聽得到工會聲音、感受得到工會作為。
冬日慰問送溫暖
“感謝你們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時值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近日,安慶市懷寧縣總工會一行先后來到縣市容管理中隊、外賣站點、大貨車物流園等地,看望慰問環衛工人、外賣配送員及大貨車司機,為他們送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活動中,縣總工會還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宣傳了困難職工幫扶民生實事及《安徽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等相關政策法規。
據了解,今年以來,縣總工會認真貫徹落實工作部署,關心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全面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推進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不斷拓展服務項目,健全完善工會服務職工體系,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有依靠、更有盼頭。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義安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是城市勞動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成立了組織,是工會會員,享有工會提供的互助保障、生活救助、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此次活動就是工會組織為會員提供的溫暖保障。”銅陵市義安區總工會負責人說。
近日,義安區總工會舉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服務季”送溫暖活動。區總工會一行前往銅陵建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銅陵壹捌零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銅陵縣聯興汽運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慰問大貨車司機、家政服務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并送上暖心慰問品。
“感謝區總工會把慰問品送到我們手中,讓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我們一定會立足本職崗位,踏實干好工作,為大家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運輸服務。”大貨車司機張某表示。
下一步,區總工會將充分發揮工會職能作用,吸納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通過精準化服務解決好工會會員最關心的實際問題,真正把工會組織的關愛送到廣大職工身邊,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溫暖。
走訪調研摸實情
日前,阜陽市潁泉區總工會一行赴阜陽臨沂商城(倉儲物流中心)調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驛站”建設工作。
區總工會一行通過實地走訪,詳細了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數量、勞動時間、勞動報酬、權益保障、工會活動等情況,并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自身權益維護、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大勞動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力度、制定合理薪酬制度、增強社會保險參保意識等具體意見建議。
區總工會一行在調研中指出,要高度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健全制度機制,逐步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體系;要履行好工會維權服務的基本職責,提升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成效;要從實用性、高效性、服務性等角度出發考慮驛站建設,確保選址上、內容上、標準上、規模上切實可行。(陶敏 姚暢 施琎晶 呂婧陳澈 李煒 單傳軍 岳建軍 本報記者 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