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實習生夏 雪)近些年以來,我市扎實開展生態環境領域防控工作,切實筑牢生態環境防線,確保生態環境安全。2019年至2021年,我市市域內未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故和重大違反環保法律法規案件。
2019年,環境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嚴把項目準入關,全年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192個、核發排污許可證96件及輻射安全許可證136件。加強在線運維監管,推進“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138家排污單位338套自動監控設施全部聯網。智慧環保-生態環境信息監控平臺建成運行。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全年開展388次輻射安全執法檢查、4輪雙隨機抽查,實施行政處罰294件,執行環保法配套辦法174件。
2020年,全程追蹤強化環境監管。源頭“預防”。持續強化“三線一單”約束功能,守住環境質量底線,累計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267件,輻射安全許可證70件。同時為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添加綠色動能,服務大唐電廠、安徽華塑、立訊等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發展。監管“保障”。加強在線運維監管,182家污染源企業440套自動監控設施全部與生態環境部聯網。嚴防生態環境領域“黑天鵝”“灰犀牛”風險,完成1429家“散亂污”企業、63家涉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改,處置非法傾倒危險廢物事件2起,694家單位落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其中重大環境風險企業22家。執法“護航”。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全市6類237家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通過在線監控等方式非現場檢查993家次。
2021年,大力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把好準入關。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約束功能,累計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80個、核發排污許可證41件及輻射安全許可證22件。把好監管關。提升智慧監管能力,智慧環保部分應用場景已納入全市智慧城市大腦建設規劃范圍,生態環境一張圖、市級3個飲用水水源地智慧監管平臺項目有序推進。推進重點排污企業在線監控設施“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具備安裝條件的141家重點排污單位完成聯網140家。把好執法關。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全市共隨機抽查企業525家次,整改環境問題20個。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市共實施行政處罰案件119件,罰款1796萬元,對1家超標企業實施“紅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