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椒縣圖書館館長張青深有感觸地說:“報告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調‘現代’,對文化惠民工程著重‘創新’,這為公共文化服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
古色古香的全椒縣圖書館,如今已成為群眾的熱門“打卡地”。走進圖書館,建筑面積5500多平方米的場館寬敞明亮,當地書畫名家的優秀作品裝飾墻面,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圖書館藏書18萬余冊,年均接待讀者20萬人次,圖書年外借12萬冊次。“我們有充足的書報刊數字資源,依托已經建成的‘總館+分館+移動圖書館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總館的書報刊數字資源可以直達廣大鄉鎮讀者。”在張青看來,公共圖書館不僅承擔著文獻收藏、知識傳播的職責,而且在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全椒縣圖書館舉辦“百米畫卷繪祖國,童心共筑中國夢”活動,組織少年兒童用畫筆描繪祖國建設成就,抒發愛國情感。為喜迎黨的二十大,該圖書館今年以來還舉辦系列主題閱讀活動,從“喜迎二十大 書香進軍營”到“青春獻禮二十大 強國有我新征程”,從關愛留守兒童到殘疾人讀書達人演講比賽,讓馥郁書香彌漫街道鄉村、軍營校園。張青說,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是公共圖書館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體現,全縣各個年齡段的讀者踴躍參與。
為彌補人員編制和文化資源的不足,該圖書館近年來積極引入外界力量,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服務讀者的能力和水平。面向少年兒童打造“經典誦讀會場”,針對老年群體開展“電腦培訓班”,圖書館正在成為深受城鄉群眾歡迎的“文化課堂”。
“創新服務,讓廣大讀者享受到優質文化成果。”張青表示,他們將積極推行“圖書館+”新型模式,如“圖書館+課堂教學”“圖書館+閱讀能力培養”“圖書館+家庭親子教育”等,努力完善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增強群眾的精神力量,擦亮美好生活。
(張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