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汪國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省戰略,持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實體經濟根基不斷鞏固壯大。
10年來,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9%,居全國第3位、長三角第1位;全部工業、制造業、數字經濟增加值先后突破萬億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居全國第7位。堅持“科創+產業”, 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堅持“龍頭+配套”“基金+基地”,培育千億級產業14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15家。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十大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優勢產業能級躍升。
10年來,我省堅持“培育+引進”,市場主體呈現“鋪天蓋地有數量、專精特新提質量、頂天立地強脊梁”的發展格局。民營企業數量從30.4萬戶提升至188.4萬戶、增長5.2倍。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18戶,以占規上中小工業企業17.7%的數量,貢獻了28%的營收和利潤;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80戶、居全國第6位。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企業5戶、百億元企業50戶,海螺集團、銅陵有色連續4年入圍“世界500強”。
10年來,我省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打造綠色產品、工廠、園區、供應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節能減排成效明顯。引導企業實施綠色化改造,推動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含淘汰)110臺,減少原煤使用量43萬噸,有力促進了污染源頭減量。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提升行動,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1.3%,節能環保產業年均增長20%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7.2%。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29家、居全國第6位,綠色園區14個、居全國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