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王春夏 吳曉珺/文 周繼龍/圖) 受近期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旱情逐步顯現,部分城鄉居民生活和農業灌溉用水受到一定影響。記者8月16日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合肥等12市均啟動了干旱防御Ⅳ級響應。8月1日以來,全省各地泵站灌溉開機共計提水約9億立方米。
鑒于干旱防御形勢,8月11日8時,省水利廳針對淮河以南各市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8月14日,向淮河以南地區發布干旱黃色預警。
據介紹,立足抗大旱抗長旱,省水利廳按照8月底、9月底無有效降雨兩種情況,組織對城市供水水源、農村供水水源、農業灌溉供水水源等三大類供水保障進行全面摸排,開展分析研判。
對水源不足的地方,分階段算好水賬,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等原則合理進行水量分配,逐片域、逐工程分別制訂應急供水保障方案,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農田灌溉水源。
省水利廳堅持蓄引提調并舉,為城鄉供水、農業灌溉等做好水源保障。統籌淮河臨淮崗工程安全運行,合理調度蚌埠閘、臨淮崗控制工程,千方百計多蓄水。
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烏江站4臺機組滿負荷運行,以80立方米每秒抽提長江水,已累計提引江水1.59億立方米。
省淠史杭灌區自7月1日以來,通過多種水源綜合利用,保障930萬畝在地水稻用水需求,其中六大水庫放水9.67億立方米、灌溉內調蓄水2.16億立方米、提外水2.3億立方米。同時,累計向合肥市、六安市等提供生活供水3.94億立方米。
省茨淮新河灌區上橋抽水站于8月5日上午11時第五次開機以來,持續以90立方米每秒抽提淮河水補充茨淮新河水源,保障灌區110萬畝水稻用水。
鳳凰頸站6臺機組開足馬力以220立方米每秒流量抽提長江水,8月8日以來已抽提長江水0.8億立方米,為巢湖、西河周邊生活生產用水提供水源保障。
目前,合肥、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等12市均啟動了干旱防御Ⅳ級響應。受旱地區加大水源保障力度,據統計,8月1日以來,全省各地泵站灌溉開機共計提水約9億立方米,架設臨時設備提水1.5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各類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