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古郡石梁,綠柳荷花,粉墻黛瓦。7月26日晚,天長市文明實踐公益集市——石梁鎮夜游經濟活動在石街社區茉莉花廣場舉行。100余名黨員志愿者下沉62個網格,上百個公益地攤的“煙火氣”彰顯鄉村振興的“新氣象”,夜間公益集市成為群眾別樣的“清涼之所”。
12類志愿服務同步進行
義診把脈、咨詢解答、針灸拔罐等醫療服務,讓天長市中醫院的志愿者忙個不停,也讓現場居民體驗了博大精深的中醫傳統療法。
“疊一個千紙鶴,就可以為家庭困難的孩子捐出1元錢。” 石梁鎮團委志愿服務點,圍觀的學生們紛紛學起了疊紙鶴,爭著為小朋友貢獻一份愛心。
每本圖書均有圖書二維碼和借閱條形碼,可以掃碼查看捐贈信息,知曉捐贈人、捐贈時間等,輕松完成捐贈、借閱、歸還。志愿者田學軍一邊向小朋友介紹如何借閱圖書,一邊鼓勵更多孩子和家長將家中閑置的圖書捐贈出來,分享給他人閱讀。
義務理發的服務點受到了眾多老年人的歡迎。志愿者葉玉華10年來堅持免費為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理發。她說,貢獻自己微薄之力服務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
情暖夕陽、法潤千秋、四點半課堂、文明交通等12個志愿服務項目同步展開,現場人潮涌動。
一小時巡演弘揚主旋律
清風徐徐,華燈初上。天長市文明實踐一小時巡演拉開帷幕。
一曲清麗優美的民歌《茉莉花》,賦予了古鎮石梁新的文化內涵;一刻鐘宣講《時代向前 青年向上》,激情澎湃、斗志昂揚,現場掌聲雷動;經典揚劇《洪湖赤衛隊》、舞蹈表演《復興》、合奏《祝福祖國》、朗誦《穿越時空的對話》……一個個本土特色文藝節目,將黨的創新理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旋律內容搬上百姓舞臺,用小節目講清大道理。臺上的志愿者演得起勁,臺下的群眾看得帶勁。
“我們根據本地民俗文化特色和群眾網上點單,精心定制節目,老百姓不僅看得懂,而且喜歡看!”石梁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介紹。
網格化服務情系民生
促膝長談話家長里短,深入農戶聽群眾心聲。在蔡河村袁莊文明實踐點網格,天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闞緒瑞帶領有關市直單位負責人與群眾面對面,宣傳惠民利民政策、傾聽群眾意見、解決急難愁盼,就群眾提出的河道護欄安裝、村村通公路亮化、河埂路面修復等問題,現場答復,一一交辦。
“謝謝志愿者,謝謝黨和政府!”蔡河村合建村民組的劉松江行動不便,在了解他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后,天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石梁鎮的志愿者們為他添置了一臺新輪椅。
當天,天長市司法局、鄉村振興促進中心等市直單位的100余名黨員志愿者同步下沉石梁鎮9個村(社區)的68個網格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內容涵蓋民生政策宣傳、入戶義剪義診、垃圾分類科普、民法典宣傳、關愛孤寡老人、愛國主義教育宣講等,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各種便捷服務。
夜游經濟“煙火氣”十足
明月升起,大型花燈、燈串、燈籠,映襯著石街社區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營造出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讓人賞心悅目。
以“分享”“體驗”“公益”的形式,近百個攤位融合愛心義賣、漢服民謠、文化娛樂于一體。居民們乘著微風,悠游其間,收獲不止有購物,還有公益之舉匯聚而成的大愛。
夜市上,燈光璀璨,游人如織,本地品牌特色水煙壺、農副產品、老字號小吃等一應俱全。各村(社區)書記輪番上陣直播帶貨,幫助農戶拓寬線上銷售渠道。
“我們利用夏季晚間開展文明實踐公益集市活動,通過公益和夜市有機結合,推動志愿服務融入百姓休閑娛樂生活中,拉近了社區志愿者、居民、商家、社會組織之間的距離,非常受群眾歡迎。”天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
作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和全國10個文明實踐“先行試驗區”之一,今年以來,天長市通過各鎮(街道)每月承辦一場文明實踐公益集市,市、鎮、村三級黨員干部下沉網格志愿服務,及時解決群眾天天有感的小事,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和“一改兩為五做到”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