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底色,永遠是“奮斗”二字。只有在年輕的時候奮斗過,才是“青春無悔”,在瑯琊區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平均年齡34歲,在行業領域被稱為年輕的“老同志”,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拼搏,在疫情防控、為企服務、民生保障、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揮灑汗水,把青春書寫在瑯琊大地。
心連心,戰“疫”情。“怎么這么巧,竟然在這兒遇到你們。”司成利和黃磊是瑯琊區住建交通局質量安全管理站的兩名工作人員,在組織封控區建筑工地核算的時候,恰巧遇到他們的愛人,她們一早接到所在單位南門衛生服務中心的通知,給建筑工做核酸采樣。短暫的相遇,匆匆的告別,他們分別投入各自的工作中。疫情防控期間,瑯琊區住建交通局有不少“夫妻檔”舍小家為大家沖鋒在前,雙雙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從事不同工作,在不同的領域堅守崗位,為抗疫盡己所能,隔空相互打氣、相互關愛。
送服務,解難題。“毛科長,我們公司的智能化一級專業承包資質已經審批通過了,今天特意來給你們送錦旗,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幫助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以后可以放開手腳開拓阜外市場了。”滁州市順通交通設施有限公司經營負責人向瑯琊區住建交通局送來一面錦旗表達感謝。作為企業幫扶包保責任人,建管股負責人毛福鑫在得知該公司因企業資質較低、外地市場開拓容易受限的問題后,第一時間制定幫扶計劃,并借助“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將資質升級存在的困難上報市級主管部門協調解決,幫助企業解難題謀發展。
辦實事,解民憂。“大爺,你腿腳不方便,有事打個電話,我們上門來”。吳月是瑯琊區住建交通局住房保障股的股長,從事住房保障工作有十多年了,介紹起住房保障工作如數家珍。住在公租房里的保障戶大多是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除了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住房保障股針對老年、病殘住戶反映的如廁起立難、室內行走難等問題,及時實施適老化改造,并和社區聯合打造“保障之家”。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戶發放口罩,為困難家庭送去消殺物資,用心用情把保障戶當作家人,時刻牽掛在心。
保通行,利民生。“這個路段開裂了,有安全隱患,請你們抓緊到現場來維修一下。”處理完滁州西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工作后,在回來的路上,黃平看見一段道路開裂有安全隱患,急忙聯系道路管護單位,組織對農村道路進行維修。從2019年開始,黃平負責交通工作,憑著一股子認真踏實肯干的牛勁,短短時間內把區里農村公路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穩穩地扛起交通職責。為了方便居民通行,黃平點對點對接需求群眾,通過不斷努力、多方協調,1路公交、110路城際公交等一批又一批線路不斷調整,優化、新增公交站臺32處;全方位、系統摸排轄區內4個涉農街道16個建制村通客車問題,采取增設專線、延長線路等方式保障了城西村、關山村等村民出行。
破難題,暖人心。“沒想到你們對工作這么負責,把我們這么多天的煩惱給解決了,謝謝啊!” 近日,菱溪花園小區業主拿房時,發現空置的房屋在2017年產生大額水費,由于該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幾經更換,當年的物業企業已經退出該區市場。母女二人來到物監所尋求幫助,負責人王淼熱情接待,多方打聽,終于聯系上當時的物業企業,經過與物業企業的協商交涉,物業企業愿意對產生的水費補償給該戶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