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是新時代新階段必須牢固樹立的新發展理念。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堅定不移優環境,塑造綠色發展新優勢,這是我市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重要抉擇。
要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要踐行“兩山”理念,全面推進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耕地、森林、河湖休養生息,共建江淮生態大走廊。要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強化淮河、滁河等岸線和女山湖、池杉湖等濕地的保護與修復,長效落實十年禁漁令。要推深做實林長制,加快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建設,實施“五森”行動,推進“四旁四邊四創”國土綠化,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要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要全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扎實推進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堅決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強化大氣污染防治“五控”措施,推進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不斷提升優良天數比例。要持續改善淮河、滁河等重點流域水體水質,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河道綜合整治、農村污水處理,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確保20個國考斷面水質達標。要持續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確保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后可再利用。要持續開展固廢危廢專項整治,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和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水平。
要推動全面綠色轉型。要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保如期實現降碳減排目標。要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產業,采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優化能源結構,強化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要提升生態碳匯能力,有效發揮森林、草地、濕地等固碳作用,提高碳匯增量,推動碳匯交易。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讓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為新時尚。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優勢,需要我們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保持戰略定力,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奮力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