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除了那些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外,很多在來安務工的外地人,積極響應號召,選擇就地過年。在這其中,來自云南省紅河州的楊正權就是這其中的一員,萬家團圓時,他正在位于來安縣汊河鎮的龍飛化工有限公司,跟就地過年的同事們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過了一個“來安年”。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家里的兒女都勸說我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等疫情形勢好轉了再回去。”一說起自己的一雙兒女,楊正權臉上止不住的笑意便涌現了出來。2017年3月,楊正權來到汊河鎮龍飛化工企業務工,已近4個年頭了,這還是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雖然沒有回家,但是這里的年味一點也不淡,不比在老家過年差!”
記者了解到,為鼓勵外地員工就地過年,春節期間龍飛化工有限公司出臺了一攬子就地過年獎勵政策,獎勵每位就地過年的外地員工500至1000元不等的“過年紅包”,為員工加餐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讓外地員工們不回家也感受到濃濃年味,并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開展線上猜字謎、包餃子等活動,豐富員工們的業余生活。
“媽媽,我給你買的頸部按摩器用著舒服嗎?”“舒服,媽媽在家什么都不缺,你不要亂花錢給我買東西了。”“這是用政府發的消費券買的,沒花幾個錢。”在來安縣施官鎮大唐來安新能源有限公司,26歲的陳彭吃完年夜飯拿起手機跟遠在老家的媽媽視頻,娘倆聊的特別開心。陳彭老家在東北吉林,到來安工作2年半了,家里就他和媽媽兩個人,春節本應該回家好好陪陪媽媽,但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今年春節他跟楊正權一樣選擇了不回家。
“為做好疫情防控,倡導外地員工就地過年,來安縣在全縣范圍內發放《來安縣2021年春節期間留在本縣過節的倡議書》,大力宣傳就地過年的必要性和益處;出臺春節期間企業‘不停產不停工’和外地員工就地過節補貼辦法,明確2月11日至2月17日(即農歷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期間,對直接參加生產和建設的普工、技工等一線員工,按照每人每天200元標準獎補企業,支持企業‘高薪留人’;同時,倡議‘新來安人留在來安過年’,對留在本地過春節、參與企業生產的一線外地員工每人再給予1000元消費券。”來安縣企業幫扶中心主任劉志龍介紹說。
與此同時,為響應就地過年號召,在全力做好生活物資保障的同時,來安各企業紛紛出招,春節期間,廣派各類“紅包”福利鼓勵異地務工人員就地安心開心過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把健康的文體活動搞得豐富多彩,鼓勵就地過年職工積極參與。來安縣通信行業啟動“你留下過年,我帶您上網沖浪”計劃,其中2月至3月期間,來安縣移動公司、電信公司分別提供每月10元包12G流量的“暖心流量包”政策。此外,對于在外務工人員響應號召留在異地過年,導致家人成為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家庭,該縣還組織志愿者上門服務,帶他們做游戲、剪窗花、寫春聯,為他們打掃衛生、包餃子,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